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蒋中正“总统”五记》一书中的“省克记”摘录了蒋氏日记中有关自我反省的记载,这些史料反映了蒋介石如何修身,及其修身与治国之间的关系.蒋氏省克思想一方面源自他自幼研习的宋明理学,并植根于儒家孝道思想,另一方面也受到基督教的影响.蒋介石几乎每日都进行自我反省,检讨个人道德、知识与事功等方面的缺失.蒋介石的省克生活不但表现出以传统理学为基础,并加进中国与日本近代的阳明学,以及基督教信仰而抟成的思想特征,更反映出1949年之后他以伦理、民主与科学三科作为治台基词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
作为清末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且为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严复翻译的西洋学术名著,成为近代中国开启民智的一代宗师。严复翻译的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时代必进,后胜于今”作为当时的中国知识人救亡图存的理论依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如同那个时代的许多人一样,严复身上有着很多复杂的面相。他早年曾经是思想的启蒙者,晚年却又回归中国文化传统,后来竞成为臭名昭著的“筹安会六君子”,为袁世凯称帝献计献策。在严复身上,似乎存在着许多难以索解的悖论和矛盾。2012年1月,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黄克武先生的新著《惟适之安:严复与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书中展示了严复思想复杂的面貌,剖析了其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3.
严复的翻译:近百年来中西学者的评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前言严复的翻译工作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件划时代的事,肯定严择之贡献的学者颇多、例如梁启超认为严复是清未输入欧化之第一人,代表了本国西洋留学生介绍新思想的开端。任公自讽地说清末西洋新思想的输入,在开始之时是囫囵吞枣,乱无章法,此种译介工作可称为“梁启超式的输入”;而第一位精通外文,能避免上述缺陷的译介者,就是严复。①蔡元培说近50年来介绍西洋哲学的“要推候官严复为第一”,o革命党人胡汉民则称严复是“译界泰斗”,又说:“近时学界译述之政治学书,无有能与严译比其价值者”,②更有不少人将严复与林纤并列,…  相似文献   
4.
文章概述了墨子刻先生的思想历程和研究成果 ,介绍了墨先生的治学方法。指出《摆脱困境》一书博大精深 ,是美国汉学研究的一个突破 ;墨先生对中国历史的研究与他对中国文化的爱好、尊敬结合为一 ;同时也特别重视对乌托邦精神的批判 ;他肯定近代中国知识界的调适思想 ,而质疑彻底改造的转化思想。  相似文献   
5.
略论梁启超研究的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克武 《文史哲》2004,(4):31-34
作为一个著名的维新立宪派领袖、清末民初的社会活动家、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大师 ,梁启超不仅在近代中国有突出贡献 ,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有一定的影响。人们通常认为 ,对历史的回顾影响着对未来的选择 ,实际上 ,关于现实的定位和未来的选择更容易凸显历史的记忆 ,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和重要的历史人物由此而常议常新。有鉴于此 ,我刊分期编发系列笔谈 (上、下 ) ,以期立足于新世纪背景 ,站在学术前沿 ,从不同角度对梁启超进行重新解读 ,进而在新的语境下研究近代中国的百年嬗变  相似文献   
6.
严复的异性情缘与思想境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去对严复的研究多半注意他的理性思维与公众角色 ,然而严复的思想萌生于具体的情感世界与家庭生活之中。本文即以严复与他的妻妾之间的互动 ,以及与女学生吕碧城和甥女何纫兰的来往 ,来一窥严复的异性情缘 ,并进一步思索此一私人的情感世界对他思索公共议题时所发生的影响。作者强调思想家的情感世界与政治理念之间隐然有一脉络可寻。  相似文献   
7.
1949年撤离大陆之后,胡适与蒋介石之间曾有一段思想上的密切交往。胡适在美国以学者身份,撰文分析1949年中国局势转变的原因,提出苏联在国际上的侵略策略与对中共的扶植,是促成大陆政权易手的关键原因。蒋介石受到胡适观念之启发,配合自身之经验,于1949-1956年间,提出了一套"反共抗俄论"。此一理论后来成为蒋氏在台主政期间,对内安抚人心、对外从事宣传之重点。从胡适的《史达林策略下的中国》(1950)与蒋介石《苏俄在中国》(1956)两书在标题、内容与视角上的类似性,可以窥见两人在思想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