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农业发展与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公共事业发展快速,但资金、劳动力、土地资源的稀缺与配置效率低下,仍然是限制农业与农村发展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的积累、政策对农业与农村发展的重视、两岸直接"三通",为福建省农业与农村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增加支农资金投入,创新农村金融政策;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实现规模经营;发展多功能农业,保护资源与环境;规范新农村建设规划,促进可持续发展;创新农地使用政策,保护农民土地权益;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等政策选择,将有利于福建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与村庄传统人际关系之间究竟呈现出什么样的理论关系?学术界的文献可以分为三种宏观的答案:削弱论认为现代化明显削弱了村庄传统人际关系,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互强论认为现代化增强了村庄传统人际关系,互融互强;调和论认为应当根据不同领域不同时段来判断两者关系。学术界由于研究案例、核心概念定义以及方法论的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些结论都具有启发性。在未来的研究中,将资源依附理论作为新的理论工具,通过分析理性村民对人际关系的选择性经营策略,从而建构现代化与村庄人际关系之间的动态框架,或将成为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基于产业集聚相关研究的分析,利用区位商、空间基尼系数和行业集中度等3个指标对2014年福建省九地市制造业20个行业的空间集聚水平进行综合测算,发现福建省制造业的产业集聚现象显著,但存在优势产业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不同行业集聚水平存在差异且整体集聚水平较低,以及区域之间产业同构化严重和地区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同时,进一步选取2005-2011年福建省20个制造业行业数据对制造业集聚水平影响因素进行面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行业层面和地区层面的因素对福建省制造业集聚水平的影响不同。基于此,提出福建省制造业集聚水平提升的相关建议:(1)促进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集聚,提高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集聚水平;(2)加强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分工协作,促进产业集聚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3)引导区域特色产业集聚,提高主导产业集聚水平和集聚效率。  相似文献   
4.
应用数理模型分析可持续发展约束条件下社会土地资源最优配置理论模型,分析竞争市场土地资源配置均衡及缺陷,分析政府有效管理如何改变市场均衡,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得出如下结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目标随经济发展进程而发展;竞争市场是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方式,政府的有效管理能弥补市场缺陷,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土地产权制度安排能降低政府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管理的交易费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需要实现的目标,评估各生产决策单元的投入产出效率及改进潜力,可以为资源分配提供重要参考。构建一个基于未来效率的兼顾公平与效率的资源分配DEA模型可以有效、灵活地解决该问题。该DEA模型首先根据历史数据计算每个生产决策单元过去各期的技术增长率,并预测各DMU未来的技术增长率,从而获得未来的生产前沿面。以此为基础,在九个硬性目标约束下,分三个步骤分别解决三个追求的软性目标:最大化期望总产出、最小化非期望总产出、最小化可变要素总投入。管理者不仅可以改变九个硬性目标的参数值,以及调整三个软性目标的优先顺序和软性目标参数值,进而形成各种兼顾效率与公平的资源分配方案。最后,运用该DEA模型评估了我国各省碳排放削减潜力,并形成了能够实现管理者期望目标的各省碳排放削减责任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建数理模型,文章分析了国际气候基金应该如何筹集和分配资金,才能同时实现全球气候治理的帕累托最优与自身的财政收支平衡。为此,首先,构建全球气候治理的帕累托最优模型与市场均衡模型,并分别求得帕累托最优实现条件和市场均衡条件;其次,比较二者,求得使市场均衡结果实现全球帕累托最优的唯一的价格条件;紧接着,在该价格条件的基础上,纳入财政收支平衡的考虑,进而推导出兼顾全球帕累托最优与财政收支平衡下的国际气候基金的资金筹集与资金分配所需要遵循的唯一规则;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兼顾全球帕累托最优与财政收支平衡下的国际气候基金的资金筹集与资金分配的全部可选方案;最后,提出了逐步推进国际气候基金建设的政策建议。文章的创新有两点:对Baumol和Oates构建的公共外部性模型的假设条件进行修正,从而使本文的结论更加适合于全球气候治理分析;推导得出同时实现全球帕累托最优和国际气候基金收支平衡的唯一价格条件。  相似文献   
7.
根据经济学原理,只要产权清晰明确,完备的市场机制就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即使市场机制不完备,明确合理的产权界定也有动于优化资源配置.因而,农地产权制度自然是农地优化配置的核心问题.事实上,农地产权是一种可以行使的对农地有价值属性的排他性权利,这种权利是附在农地有价属性上,因此,农地的价值构成及其属性必定成为影响农地产权界定的一个重要的变量.为此,本文通过建立农地利用动态最优模型来深入探析农地的价值构成及其属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农地产权的界定及其归属.  相似文献   
8.
运用可交易耕地发展权优化耕地非农化配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耕地非农化配置实行的是指令式的计划配置机制。在这样的配置机制下,耕地非农化存在配置效率损失和社会不公等问题。通过理论模型论证分析,得出结论:耕地发展权的设置及其交易机制的建立,可以实现耕地非农化的公平与效率。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耕地发展权的归属及交易机制建立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通过梳理耕地保护与非农化配置制度的4个阶段历程,可以发现:我国耕地发展权制度经历了产权从缺失到确定,再到建立起总量控制下的计划命令的配置机制,再到当前朝着经济措施的配置机制转变的发展过程。当前,作为新增耕地发展权的市场交易机制——浙江指标交易、重庆地票交易、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机制改进了耕地的空间配置效率与公平状况,作为现存耕地的发展权的价值补偿机制——成都耕地保护基金机制改进了耕地的产业间配置效率与公平状况。然而,现有制度创新依然存在耕地发展权种类设置不完全、产权归属不明晰、权能实现不完善等问题。为此,应该从种类设置、产权归属和权能实现等方面进一步清晰界定耕地发展权,并构建相应的市场交易或财税等配置机制,最终使相关经济主体既有机会在耕地保护中获得补偿,亦可在耕地非农化中获得收益,从而诱使正确的经济行为,实现耕地保护与非农化的最优均衡。  相似文献   
10.
农地资源非农化配置实质是土地资源在各产业间的再分配,是农地资源在非农建设利用和农业利用两种用途之间竞争配置的过程。由于农地资源的多功能性,农地资源使用中的外部性无法自动在市场价格中得到体现,因此必须借助有效的政策,使农地资源的多功能性能够在市场价格中得到合理体现;在此前提下,就有可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来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