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劳动科学   9篇
社会学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首钢总公司作为国有特大型企业,早在2003年就在全国成立了第一家劳动争议调解中心。调解中心运行5年多来,在预防争议、快速处理争议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为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首钢总公司建立劳动争议调解中心的主要做法和体会,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王振麒 《职业》2001,(1):40-4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重要的商业信息、经营策略、科技成果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以上被称为“商业秘密”的无形资产也备受人们关注。随之而来的是一些科技、经营人员离职后侵犯原单位的知识产权和技术权益,一些单位采取不正当手段挖走人才等原因引发的争议屡见不鲜。近年来,在标的涉及百万元以上的劳动争议案件中,相当部分是由于劳动者擅自“跳槽”,侵犯原单位商业秘密所引发的。笔者认为,加强商业秘密的保护,约束劳动者随意“跳槽”的行为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等重要。现结合…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立法建议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对劳动关系调整和劳动争议处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工业的改组改造,将使劳动力结构发生大调整,各种利益矛盾将更加突出;深化国企改革,将使劳动关系主体进一步清晰;今后几年,下岗职工出中心将达到高峰,劳动关系中呈现的各种矛盾将更加突出.劳动争议处理工作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事关国企改革的成败,事关社会和职工队伍的稳定.但是,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与改革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环境中劳动关系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其弊端逐步显现出来.现就调整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必要性与立法谈一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4.
某报近日刊登这样一则案例,1999年8月9日,湖北省武汉江汉大学劳动服务公司下岗女工王某与平安保险公司协商签订了为期3年的<人寿保险代理合同书>.去年下半年,武汉市地税部门经调查核实,王某当年的代理人寿保险业务收入达48万元,遂通知她缴纳营业税,王某没有理睬这一催税通知.在此情况下,地税局通知平安公司代扣代缴,平安公司按要求从王某的收入中扣下并代缴了营业税.  相似文献   
5.
案情简介 李某是某县建筑安装有限公司职工.2000年10月,李某在工作中摔伤,造成其左腿股骨多段骨折,右侧肋骨骨折.李某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70多天后仍未治愈,后出院在公司休养.因该公司有关医疗费用未予落实,李某诉至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要求公司继续支付医疗费用,并落实伤残待遇.不久,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先行给付仲裁裁决书>,裁决建筑安装有限公司先行支付申诉人李某1500元的医疗费用,落实伤残待遇,并特别注明:被诉人对先行给付裁决不服的,可依据<民事诉讼法>第99条的规定,向原仲裁委员会申请复议一次.仲裁委员会应在接到复议申请7日内做出决定.维持部分裁决的,该裁决即具有法律效力,企业如不执行,职工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当事人不得就先行给付裁决向人民法院起诉.  相似文献   
6.
王振麒 《职业》2002,(1):32-33
在劳动争议仲裁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笔者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及政策,对下述几种特殊情况下的劳动争议案件受理与处理的依据进行了归纳和整理,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话题由一起行政复议案谈起,该案的申诉人江某是四川省某县人,被申请人是劳动保障部。 江某在《行政复议申请书》中称:因与企业发生劳动争议,其申请劳动争议仲裁,但某县劳动争议仲裁  相似文献   
8.
有这样一起案例:杨某1999年12月与北京某酒楼签订协议,承包了酒楼的厨房部。2000年3月终止协议,酒楼发给杨某当月工资,但未归还2.5万元风险抵押金,由此双方发生争议。2000年11月,杨某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诉,要求酒楼归还2.5万元风险抵押金。仲裁委认为,抵押金是基于经济承包  相似文献   
9.
劳动争议主体即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是劳动法律关系中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3条规定“企业与职工为劳动争议案件的当事人”。一、作为劳动争议的劳动者主体的法律适用劳动者必须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劳动权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目前,劳动保障部门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手段主要有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处理及行政复议三种。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