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社会学   9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9 毫秒
1
1.
顾云昌 《城市》2005,(2):7-9
在宏观调控中,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唱"同一首歌",为客观经济的平稳发展作出了应有的努力,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顾云昌 《城市》2008,(11):14-16
一、国房景气指数下滑 2008年以来.国房景气指数呈一路下滑态势.特别是近丽个月下滑速度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3.
1.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1988年全国国民生产总值为14015亿人民币,国民收入为1177亿人民币,人均国民收入为1100元人民币,折合300美元。 1989年4月,我国总人口已达到11亿。在人口基数大,经济较落后,各民族、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如何解决人民的住房问题,既是全国人民十分关注的大事,也是摆在中国政府面前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城镇进行了大规模住宅建设,数量之大,历史空前。1979年至1998年,全国城镇共建成住房35亿m~2,现有城镇住房中六成以上是近20年新建的。据近5年的统计,我国城镇新建商品住宅7亿m~2,有近5000个5万m~2以上的住宅小区投入使用,据此估算近20年建成的5万m~2以上的住宅小区有近万个。 大兴土木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显著特点。不少国际友人称:“中国是个大工地”,现  相似文献   
5.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2005年分析与2006年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云昌 《城市》2006,(2):8-11
一、2005年楼市分析 在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的新一轮的宏观经济调控中,房地产市场是宏观调控的重点之一.针对2004年出现的全国房地产投资增长过快、商品住宅价格上涨过快等问题,国务院办公厅于2005年3月出台了<关于切实稳定住宅价格的通知>(简称"国八条"),从而启动了调控房地产市场供应与需求的房地产新政.房地产新政采用了金融、财政、税收、土地和行政等杠杆、手段,被称为房地产调控的"组合拳",全面调节房地产市场供求总量和供求结构,重点抑制房地产价格(主要是商品住房价格)的过快上涨.经过八九个月的努力,全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以下变化.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公务员制度起步工作的几点考虑顾云昌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应借鉴国外文官制度的成功经验和某些科学方法,但首先要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什么是中国的国情?一句话,就是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  相似文献   
7.
全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深化城镇住房制度的指导思想是:稳步推进住房商品化、社会化进程,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我国国情的城镇住房新制度;加快住房建设,促使住宅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根据这一指导思想,笔者认为:深化房改,要逐步建立四个体系,这就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城镇  相似文献   
8.
顾云昌 《城市》2004,(3):3-6
从1998~2002年的5年中,中国房地产投资增长、竣工面积增长、销售面积增长每年都是两成左右.2003年这种增长的势头没有减弱,1~10月份投资的增长达到了31%,竣工面积的增长达到了33%,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的增长分别达到了34%和40%,可以肯定地说,2003年又是中国房地产业的黄金年.  相似文献   
9.
在考察国际住房发展经验时,我们发现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这就是银行或者类似银行的组织机构在住房资金积累上发挥着巨大作用。住房是建设周期较长,成本费用较高,使用时间长,占用资金量大的商品,无论是个人买房还是建房,都需要有长期的资金积累和金融机构的融资。住房金融被喻为住宅房业发展的“蒸汽机”,可见其作用之大。  相似文献   
10.
近十年(1979~1988年),我国住宅建设获得很大发展。就中国城市(包括城市和建制镇,下同)而言,这十年新建住宅12.4亿平方米,相当于新中国建立后四十年(1949~1988)建成住宅面积17.2亿平方米的72%。十年中,平均每年有230~240户城市居民搬进新居,居住条件得到改善的家庭每年则超过500万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