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3篇
统计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由于制度设计存在缺陷,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广受批评,本文针对实践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浅显的探讨,主要包括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与法官的专业化分工,调解制度的完善和规范,刑事附带民事判决民事部分的执行。针对这些具体的问题,笔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创业创新模式需要结合专业分工逐步推进,建立的目标应当以社会分工演化的趋势进行设计,不仅要考虑专业分工过程中个体差异对高等教育创业创新的影响,还要将社会分工目标与高等教育发展体系结合起来。分析当前高等教育创新体系中师资力量缺乏、实践场所缺乏以及缺乏规范体系的现状,提出建立个性化差异目标,优化资源,实现创新规范体系的长效机制等建议,为建立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启示。  相似文献   
3.
知识工作者的能力整合与企业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1世纪,企业的附加价值将主要是由知识工作者而不是体力劳动者所创造,企业所面临的商业环境也具有更高的不可预测性和迅速变化性,如何提高知识工作者与企业的效率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和泰勒的科学管理实践有效地提高了体力劳动者的效率,但是由于体力劳动者和知识工作者在商业环境与能力基础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知识经济时代,只有基于知识的专业分工和能力整合才能全面提高企业效率。基于系统思维的人力资源能力成熟度模型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系统构成、运行流程以及能力之间在不同程度上的和谐性为着眼点,将成熟度等级、流程域、目标和管理实践有机地融合为一体,为知识工作者的能力整合和企业效率的提高提供了指南。  相似文献   
4.
主流经济学极其注重对规模经济的边际描述,长期忽视对专业化分工的超边际分析,走进了一个缺乏解释和应用能力的"发展陷阱"。但与规模经济理论相比,专业化分工理论能够更为深刻地解释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贸易和知识创新的生成机理。经济增长首先是一个持续演化的专业化分工过程,其次才是规模效应,经济学应高度关注专业化劳动分工的重大经济驱动效应,并将分工分析置于一切经济学理论框架的核心位置。这种思想既能够有效提升经济学的现实解释和实际应用能力,更能够有效改进发展中国家的决策水平。  相似文献   
5.
刘云 《经营管理者》2009,(12):64-66
由于美困老板己把鱼香肉丝制作分解为10道专业化标准工序,每位员工只负责其中1道工序,每道工序操作相对简单,没有工作经验的普通员工经短期培训就会熟练掌握,于是离开了“大厨”,鱼香肉丝也照样可像“大厨”那样炒得同样好吃。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往往呈现两极化。一者,是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各个领域都因了分工更趋精细化;另一者,则是行业领域界限的模糊性,使跨界、借势、融合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
<西北民族研究>,乃研究西北地面诸民族及其学术之期刊;西北之谓,乃中国领土内与东南相对而言的一部分.凡所属范围内之古今各族群、民族之文化事象,皆为本刊直面的现实、探究的对象.自然,部分是全部之有机部件,专注部分其要点仅是侧重而已;全部亦系部分之有机组合.专业分工,乃一学科的角度、视野罢了.有了时空、角度视线定位,可准确依序办刊."杂志",记载于文字(抑或图像等)是为其主旨之一也.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全球化专业分工日益细密,世界各国和地区都在发展具竞争优势的产业,我国台湾地区产业发展历经数次的转型与升级,带动经济成长的主流产业,也因为竞争力的转变而有所更替,由以往劳力密集的纺织业到资本密集的石化业,到最近技术密集的信息电子业。  相似文献   
9.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晰和识别中国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能为不同区域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依据.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1997年~2006年中国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和经济发展的有关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考察和识别中国转型时期专业化分工、产权结构、效率、工业结构、工业化进程和制造业集聚对东部、中部和西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专业化程度加深、效率提高、非国有产权比重的增加与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显著正相关,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现阶段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抑制作用,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对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影响微弱;分工深化对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最大,而产权结构改变对中部地区影响最大,分工深化和非国有经济比重提高对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均有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传统戏曲的艺术生产(包括其创作与演出)基本上是由其主演者所主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即开始筹划戏曲改革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众多原本和戏曲没有太多联系的新文艺工作者被调入戏曲界,着手改造传统戏曲,创造新戏曲。于是,形成于近代欧洲、在戏改运动前已被新文艺工作者用于话剧和新歌剧创作的"专业分工创作方式",被引进了戏曲界。自此,在戏曲的创作中,编剧、导演、音乐、表演和舞美各行之间开始形成清楚、严格的分工;编剧、导演、音乐和舞美的职能加强,主演者不再主导艺术生产。结果,由此而产生的新戏曲,在戏剧文学、舞台艺术和美学风格上,均呈现出不同于传统戏曲的形态和特征;而"专业分工创作方式"的运用及新戏曲的形态和特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有不同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