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2篇
社会学   19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啃老”,已成为北京一个见怪不怪的世相。 某日去市中心的一条胡同办事,见一些无所事事的年轻人在胡同里闲逛。居委会大妈说:“这胡同里没工作‘啃老’的人多着呢!有的毕业后好几年都没找到工作,有的是下岗失业了。”  相似文献   
2.
"富二代"的话题,因为中国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这档综艺节目的崛起,再次坐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富二代,就真的是飙车族和啃老族的代名词吗?本刊将从华商这个群体中,挖掘一些关于富二代的信息,以期还原他们的真实形象。  相似文献   
3.
辛静 《百姓生活》2010,(5):23-24
追寻音乐梦的男孩不想做“啃老族” 倪相湘1984年2月3日出生在浙江温州一个商人家庭,父亲倪健孟和母亲郑俪荣是做电器生意的。他5岁时随父母和姐姐从温州来到上海定居。父母希望儿子能读大学,将来和他们一道发展家族产业,可倪相湘从小喜爱音乐,尤其喜欢弹吉他。  相似文献   
4.
环球资讯     
《21世纪》2010,(10):6-7
1、英啃老族逾百万 英国智库公共政策研究院公布一项报告指出,英国新增一批高学历的的中产“尼特族”(NEET),人数多达10万人。其中包括6万名在校表现优异的年轻人,平均成绩拿A;以及4万名有大学学历,却在家里蹲,即未升学也不找工作的毕业生。英国尼特族人数已逾百万。  相似文献   
5.
城市低保贫困家庭第二代啃老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是针对城市贫困居民的社会救助。但由于中国社会结构、文化结构以及制度设立的特殊性,在城市低保贫困家庭中却存在着“啃老”现象。这种现象反映出低保制度的负向延伸效果,将导致低保制度走向重构。分析“低保啃老”现象是为低保政策取向及政策有效性选择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刘平 《职业》2013,(4):50-51
啃老族"是近年来在就业不景气形势下的流行名词,指一些被娇生惯养的年轻人,并非没有谋生的能力,也不是不想工作,但因为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他们总会因为所谓这样那样的理由而放弃一次次工作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今年两会期间,针对“啃老族”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景天魁提出建议:对于屡次拒绝就业建议、长期赋闲在家的年轻人,“取消其享受各种社会福利的资格,以起到鞭策作用”。  相似文献   
8.
佚名 《21世纪》2010,(11):31-31
据英国抵押贷款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第四季度,英国30岁以下的首次购房者中,84%的年轻人靠父母资助才凑足买房首付。  相似文献   
9.
心理案例:乃岁的林大妈老伴早年过世,自己辛辛苦苦把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拉扯大。大儿子在外地开厂,女儿也嫁出去了,她和小儿子生活在一起。林大妈考虑到自己身体不太好,于是就想先把财产——套房子和15万元存款分配好。由于大儿子在外地开厂,生活“不差钱”;女儿出嫁后,小日子也很滋润;小儿子却生活比较困难,是个“啃老族”。  相似文献   
10.
养儿啃老     
何惜薇 《老年世界》2009,(19):28-28
“一直无业,二老啃光,三餐饱食,四肢无力,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分任性,八方逍遥,九(久)坐不动,十分无用”——在中国,这一系列形容词说的是一个正日益扩大的群体,也就是“钱来伸手、饭来张口”依赖父母的“啃老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