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53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71篇
社会学   18篇
统计学   9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3 毫秒
1.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我国新生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自成立以来为减轻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负担,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作出了积极贡献。但资产管理公司的未来发展问题,始终是金融界和公司从业人员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分析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运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向投资银行方向转型的一些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当前国际金融创新发展、国际资本市场竞争激烈以及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我国证券公司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发展战略,而有什么样的战略选择以及如何达到所选择的战略目标,则是刻不容缓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3.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的创立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中国在筹建和运作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同时众多国家的广泛支援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分析亚投行与西方主要国家的互动关系,了解这些国家参与亚投行的动因、过程以及影响,尤其关注美国的态度以及未来转变的可能性,认为在一定时期内美国对于亚投行的态度仍然有所"保留",亚投行被美国和日本视为挑战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竞争者。因此,中国应该持有更大的包容心,将亚投行定位为服务于区域发展的务实金融组织,而非挑战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工具,才能打消美国的疑虑。开放性正是维系亚投行活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4.
美国华尔街投资银行,这个堆砌着金钱、梦想、野心和阴谋的世界,在外人眼里总是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现在,《最后的大佬》这本书,就试图揭开这张面纱,为我们展现一个关于欲望、暗授机宜、阴谋和惊人的财富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由玛丽·夏皮罗领导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今年4月16日向位于纽约的联邦法院递交了长达22页的民事诉讼状,正式起诉华尔街最大的投资银行高盛及其副总裁托尔雷,指控其在涉及次级抵押贷款业务金融产品问题上涉嫌欺诈投资者,造成投资者损失超过10亿美元。当日,高盛股票应声下跌超过12%,账面损失120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2008年9月中旬,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为标志,“次贷危机”发展为国际金融危机。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和冲击明显加重,外需不足和出口增长逐步放缓,对我国的出口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本文拟通过建立我国出口的时间序列SARlMA模型来定量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7.
邱静 《经理人》2009,(4):62-63
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都认为中国的网络招聘市场将欣欣向荣。求职者对网络招聘的依赖逐渐增强;中国企业数量全球之首,使用网络招聘的比重年年升高。2008年7月,澳大利亚网络招聘公司Seek与投资银行麦格里向智联招聘投资1.1亿美元,战略投资方控股70%;同年10月,美国网络招聘公司Monster以1.74亿美元将中华英才网全部纳入麾下。  相似文献   
8.
从良的应召女遭遇富可敌国的银行家,两个身份殊异的人,爱得惊天动地如痴如醉。然而浪漫的童活未能持续多久,灰姑娘朝王子举起了枪……  相似文献   
9.
在企业股权价值评估中,折现法是最常见的一种估值方法.折现的指标,可以是企业自由现金流量,或者是企业的净利润等.与折现法相对应的,是一种在国外成熟资本市场上最常使用的估值方法:乘数估值法.根据一些投资银行的调查报告,它的使用率超过了50%.乘数估值法又被称为相对估值法,在这种方法中,首先需要选取合适的参照企业来确定估值乘数,然后通过被估值企业的某一变量乘以估值乘数来进行估值.  相似文献   
10.
林景新 《人才瞭望》2008,(11):62-63
2006年刚过去不久,高盛银行宣布公司即将进行总数超过160亿美元的分红计划,以作为2006年度的员工年终激励措施。作为全球最著名的投资银行,高盛在2006年主持了全球多起大型企业并购案,公司盈利水平大幅度上升,所以高盛此次如此高调地进行数额惊人的员工分红计划,既是稳定公司员工的发展信心,也是向业界宣扬企业实力之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