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97篇
人才学   116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2篇
社会学   50篇
统计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变函数论》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立新 《职业时空》2008,4(1):76-77
21世纪的教育是素质教育,对数学教学工作来说,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掌握数学知识,树立数学思想,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问题。《复变函数论》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又是《数学分析》的后继课,可以看作是数学分析的深化和继续,是学习大学本科专业的三大专业课泛函分析、近世代数和点集拓扑的基础。本文以《复变函数论》教学改革的探索为例谈谈有关体会。  相似文献   
2.
邵锦凤 《职业》2012,(24):21-22
在社会上有这样的声音,职业学校的学生是普高挑剩下的,文化素质很差。随着普高的扩招,职业学校的生源越来越差,有的进入职校的学生甚至没有数学基础。这样的学生本身就不想学,无论你用什么方法都无济于事。作  相似文献   
3.
多数人认为,在技工院校中,要让学生有一技之长,将来有更好的发展,像数学这样的基础课就要给专业课"让行".本文作者则分析认为,要让学生更快、更深入地掌握专业知识,必须将必要的数学知识和专业知识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4.
曾国安 《职业》2012,(6):63
技工学校的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履行"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职业教育思想,在落实素质教育的同时,突出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生活能力和生产实践能力,让技校生掌握适度、够用的数学知识,使他们在学习后能够更好地就业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易爱国 《职业》2012,(26):60
高等数学是高职阶段中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公共基础课,应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我们选取了"十一五"规划教材,由唐轮章、覃东君主编的《高等数学》(上、下册)为主干教材,根据专业的不同选取其中部分章节内容与参考教材.为不同专业所选取的内容是本专业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要求,同时也是部分学生继续深造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我的学生中,有不少人初中毕业升入高中学习后,会给我反馈这样的信息,他们感觉到高中物理学起来很吃力,特别难学。其中有一部分意志薄弱的和学习方法不妥的同学,过早地区性对学习高中物理失去了兴趣。这样一来,在高一上期就出现了以物理学科为代表的严重分化,将一部分同学挤出  相似文献   
7.
数学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思想方法向一切领域渗透,数学的应用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形成用数学的意识,这是把数学教育转到提高公民素质教育轨道的一个重要措施。目前,大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差,应用意识弱。长此以往,必将学而无用,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已经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就此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已成为教改的主流之一,它是一种主动的探索式学习方式。它在于改变学生以前单纯的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这种课程形态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实施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愈来愈清醒地认识到:未来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党和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作为自然科学最基础的学科,  相似文献   
10.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了适应新课改,探索开展了"有趣的数学"活动,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闪光点",通过"提问题——做卡片——用知识"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寻找、发现和数学知识有关的实际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和思想去解决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实现了数学教学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