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成功的危机处理必须以责任归因为中心,以认知失调的解决为实现途径。围绕这样的思路,本文在对认知失调与责任归因的作用机理及互作关系进行探讨的基础上,为企业的危机处理实践提供了方向引领。  相似文献   
2.
产品伤害发生后,顾客会对伤害责任进行归因,并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和反应。本文通过现场实验,研究在产品伤害外部归因情境下,不同忠诚度顾客的情绪反应和行为意向,研究结果表明,忠诚顾客会基于"我信任的企业伤我最深"的情感认知而表现出更强的愤怒情绪,并通过报复或负向口碑宣传来惩罚企业,而非忠诚顾客会基于自己错误选择的认知而表现出更强的后悔情绪,并通过转换或沉默的应因措施以降低其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3.
道德责任这一概念虽然较为复杂,但其核心在于事件的道德重要性及其后果,这也使其区别于其他相关概念,如责备。本文对人们在实际生活中作出道德责任归因的心理过程进行探讨,发现其存在变与不变的两面性:道德责任归因的不变性,与人之特性如自由意志密切相关,许多学者也试图提出归因过程的稳固模型;道德责任归因的可变性,则涉及直觉与深思、抽象与具体、远与近三组对立的概念。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探讨人工智能领域的道德责任归因问题。  相似文献   
4.
杨锋 《管理科学文摘》2009,(29):319-322
经典的Key的“奖励-惩罚”模型将经济投票中选民对经济状况变动的感知和其投票行为联系起来,研究“负责任的选民”应该在总统选举中采取什么的理性行为。然而,该模型忽视了不同责任归因过程的存在。本文在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的基本框架下讨论影响选民责任归因的因素,对已有的研究果进行整合,以修正Key的奖励-惩罚模型。  相似文献   
5.
基于"北京雾霾"个案实验证据表明:受众在互动视频媒介使用中根据个人经验和喜好的媒介框架来建构个人媒介框架,在视频互动媒介中受众的互动性使用仍然受到媒介框架的影响;视频互动媒介使媒介框架趋向于社会背景归因;视频互动媒介的互动性水平与媒介框架的社会背景归因、知识获取程度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研究发现,认知中介模型关注的超链接知识接收现象填补了媒介框架责任归因效应模型中缺失的信息处理中介因素。同时,将认知中介模型置于视频互动媒介使用的视域内,可以改善认知中介模型研究中研究对象单一的弊端。  相似文献   
6.
责任归因在消费者的产品危机认知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它不仅决定了危机的责任归属与责任程度,而且必将对危机处理实践引发重要的启示。文章以线索利用理论为基础,以自我监控、品牌形象感知分别作为人格特质和情境变量,构建了消费者责任归因的作用机制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进行了验证,进而发现了“特质归因”和“情境归因”两条消费者责任归因路径,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并指出相应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7.
8.
责任式创新:源起、归因解析与理论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创新管理研究范式强调创意产生到商业化的正向过程,国家战略与政策实施也将创新驱动发展作为研究与实践的基本导向。然而,科技创新的潜在危机与负外部性等问题亟待研究重新审视创新发展目标、利益攸关主体及其治理模式。本文从责任式创新视角出发,在系统梳理责任式创新的源起、内涵与归因后,通过建构要素、制度情境和评价准则的整合提出责任式创新理论框架,并结合美国、欧盟、中国纳米科学与技术责任式创新实践与政策予以论证。本文提出的责任式创新研究视角对传统创新范式及其基本前提予以重新审视,理论框架整合责任式创新建构要素、制度四层次理论及交互框架理论,为国家层面责任式创新实践提供普适性的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9.
消费者的主观归因能够更好地预测农产品伤害危机对涉事企业及相关组织的危害。结合质化和量化研究方法,对农产品伤害危机中消费者责任归因的结构和结果变量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努力不足的归因相较于能力不足会导致更加负面的企业态度或政府信任;责任无论归咎于企业还是政府都会对企业产生负面的态度;只有当消费者认为责任归结于政府(而非企业)时,才会降低对政府的信任。  相似文献   
10.
由生态危机观、环境责任归因和低碳文化认同组成的低碳文化通过不同路径机制促进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形成。对全国40个大中城市的4107个居民的调查结果表明:(1)受访城市居民日常购买、使用和处置物品上具有一定的低碳化趋势,还会积极向他人宣传低碳理念。但是,如果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和金钱,受访者的低碳化选择会减少,对生态优先的发展政策多持有中立态度。(2)低碳文化既可通过文化信念和文化认同直接影响低碳生活方式,又可通过认同的中介作用产生间接影响。(3)低碳文化中的生态危机观、生态个人责任归因和低碳文化认同会促进低碳生活方式形成,而生态他人责任归因则会阻碍低碳生活方式的形成。因此,我们应构建低碳文化以促进低碳生活方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