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4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64篇
社会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8 毫秒
1.
北京联合大学接受了大批印尼留学生,他们在这里学习汉语和专业知识,汲取中国文化,成为中印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使者。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印尼留学生以华侨为主体,有一定汉语基础,但是汉语水平不高,学习中存在先易后难的情况;大部分以短期语言学习为主,高层次学历教育欠缺,有待开发;学习动机强,学习目标从“文化寻根”转变为寻求个人发展,渴望与中国人加强交往。针对这些问题,应在实际教学管理中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赖伯疆 《学术研究》2007,(1):136-140
印尼华人外文文学发生于19世纪中叶,为印尼文学的产生带了头,在马来文学的革新中起了先锋作用。印尼华人外文文学涉及重大的政治斗争和社会问题,揭露社会弊端和邪恶势力,表现各族青年男女的恋爱婚姻生活,反映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问题,反映社会底层的各族人民的生活和风土人情,艺术形式多样,语种丰富,读者众多。  相似文献   
3.
4.
国家整合是每个民族国家所面临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东南亚诸国都属于多民族国家,地理上又存在"碎片化"特征,国家整合艰难。印尼的亚齐民族分离问题具有代表性,是研究东南亚民族问题和国家整合问题的一个视窗。从国家整合视角审视印尼亚齐民族分离问题,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地理上的"破碎地带",各民族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殖民统治的历史隐患等使其国家整合较难实现,产生民族分离。另一方面,独立后的印尼政治权力分配不均,结构性分布不均衡,民族宗教情感强烈,民族意识未得到正确理论的引导和规范,加之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民族政策的失误,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消解原本就脆弱的国家认同,阻碍着印尼的国家整合和亚齐民族分离问题的解决。民族分离问题的解决,民族国家整合的实现和巩固都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6.
印度尼西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负面认知是植根于历史的现实存在,负面认知在佐科政府的政策体现是对我国政策的模糊性。中国和印尼合作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持久难题是如何超越精神文化层面的负面认知问题。正视和理性解决负面认知问题,对于推进中印尼战略对接具有根本性的积极影响。为此,本文提出了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7.
2004年以来,苏西诺执政下的印尼经济出现了较快的增长,其经济增长速度并未受到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使各方对印尼发展的乐观预期大为流行.本文试图超越单一维度的经济发展速度评价,引入评价一国发展的其他量化指标和排名,从外部排名的变化看苏西诺时期印尼的发展变化.本文认为印尼虽然在苏西诺时期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印尼的国内安全稳定、反腐和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8.
热面孔     
《东西南北》2013,(22):8-9
普京:印尼总统弹吉它为他庆生 2013年10月7日,印尼巴厘岛,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21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召开,7日正值俄罗斯总统普京61岁生日,出席会议的APEC领导人在会议间隙向普京祝贺生日,  相似文献   
9.
印尼土生印欧人是荷兰殖民统治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与荷兰殖民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国家和族群认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荷兰殖民政策的演变,以及上述演变对这一族群的影响。本文通过梳理荷兰殖民统治下土生印欧人这一特殊群体的由来与演变,分析其社会、经济与法律地位的差异,以及上述差异对其国家和族群认同的影响。获得白人父亲承认的土生印欧人在法律上属于荷兰籍公民,但其社会地位却非常尴尬,被纯种白人歧视,又被原住民憎恨。为获得平等的对待,他们通过民间、文化、政治等途径为自己发声。其族群认同受到殖民政策的影响,当政策不公时,其族群凝聚力增强,争取权益;当政策有利时,他们又渐感宽慰,呼声减弱。然而,待"遣返"荷兰后,他们却发现虽"走近"白人社会,却难以真正"走进"白人社会。  相似文献   
10.
劳动力剩余型二元经济结构乃是"新秩序"时期印尼的基本经济特征。苏哈托政府在进行二元经济结构的改造及发展本国经济的过程中,存在资金短缺、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不足和社会贫富分化严重等问题。从"二元经济"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新秩序"时期印尼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其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对于同属发展中国家的我国来说,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