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32篇
丛书文集   41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26篇
社会学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丁波 《学术研究》2012,(3):156-158
清代学者赵翼对关羽由人到神的过程有这样的描述:"鬼神之享血食,其盛衰久暂,亦若有运数而不可意料者。凡人之殁而为神,大概初殁之数百年则灵着显赫,久则浙替。独关壮缪在三国、六朝、唐、宋皆未有禋祀,考之史志,宋徽宗始封为忠惠公,大观二年加封武安王,高宗建炎二年加壮缪武安  相似文献   
2.
《女性天地》2014,(2):5-5
随着微信的普及,二维码在人们的生活中已十分常见,只需轻轻一扫,二维码所包含的内容就会显示在手机屏幕上。在英国,有个技术控在已故父亲的墓碑上也刻上了二维码,向世人讲述其父亲生前的英勇事迹。人们只要用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登陆其父的缅怀网页。  相似文献   
3.
阿虎 《山西老年》2012,(7):42-42
米芾,自幼聪慧过人,酷爱诗书,尤好古人翰墨。八岁临帖,十岁即迷上碑刻。可是最初几年,米芾的长进并不快,但他没有丝毫气馁。  相似文献   
4.
西藏新见两通摩崖碑刻与清中央"驱准安藏"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秋天 ,我在拉萨布达拉宫所在的红山东侧断崖处 ,为“藏族石刻文化学”科研课题补充、核实有关材料 ,逐幅考察摩崖造像 ,发现了两通摩崖碑刻。由于后世其他内容的叠刻与彩绘 ,加之自然的损毁 ,辨识极其困难。也正因为直接从岩石上认读不畅 ,回家后四处翻书查典 ,但均无片字收获。几年来 ,曾又十数次前往并携相关工具和材料试图退去造像彩漆 ,使覆盖在其下面的文字显露出来 ,可此法并不奏效 ,每举收获甚微 ,但几年下来还是积累了一点。现结合直接导致这些碑刻遗存的历史事件 ,就清中央“驱准安藏”政策及其对西藏的经营思想做点探讨 ,一…  相似文献   
5.
6.
碑刻,泛指刻石文字或图案。而碑刻文献时代性强、地域性强、保存性久,能够为史学研究提供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价值,在史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深受自然环境影响的碑刻文献也在逐渐被破坏,在碑刻文献的保护上,需要我们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是国内正式出版的第一本社会史碑刻集,共收录500篇碑文,分社会角色与社会群体、社会生活与社会合作、社会信仰与社会心态、社会问题与社会管理4大类,立体地勾画出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历史的变迁。该书所收碑文大多是首次发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姓氏简化有规律可循,大体上是将简化的单姓与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单姓(多为汉姓)相结合,改后的单姓与原有复姓之间或语音上、或语义上、或文字上总是存在种种联系,体现了改姓之初有利于民族融和的意旨。这可以从北朝碑刻中胡姓改化姓氏词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9.
清江清真寺现存两方清代的碑刻,一为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的禁谕碑,一为同治九年(1870年)的《重修清真寺大殿碑记》碑,文章公布了这两篇碑记文字,并作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买地券作为一种随葬明器,是非常宝贵的碑刻材料.从买地券所保留的文字而言,或因文字有所磨泐而漫漶不清,或俗讹字形近字较多,或用典使事、言辞深奥等原因,致使已经刊出的许多买地券在文字释读上存在不当之处.笔者尝试加以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