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58篇
社会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网络化已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存方式,但网络媒介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它对社会生活的负面效应不可避免,引导大学生适应媒介化社会生活势在必行。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逻辑起点在于:网络行为异化造成大学生社会角色迷失及其人格支离破碎;网络行为约束机制缺失冲击着大学生网络道德构建;网络媒介负外部性侵蚀着大学生身心健康。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构建立体化媒介素养教育模式,应着力于培育大学生的媒介伦理素养与主体意识,增强责任意识,理性使用网络媒介;大力强化教育管理者的网络媒介素养,提升实践育人能力,发挥协同效应;全力优化网络生态,降低网络环境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影响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摘要]网络媒介事件中舆论形成和传播路径的复杂性,是舆论调适和舆论管控的难点。以生态学的视角分析网络媒介事件舆论的系统构成和传播方式,是网络舆论传播规律以及舆论管理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和阅读市场的繁荣,印刷纸质媒介的出版发行量和读者阅读率也不断增加,说明了纸质媒介不但不可能消亡,而且会使纸质媒介、电子媒介、网络媒介等三类不同的大众媒介处于交融状态,从而进入了纸质与电子屏并行的时代。  相似文献   
4.
公共领域作为一种对历史现象的抽象和概括,有其基本的学理内涵和价值模型。网络媒介自由、平等、互动、公开、共享的信息传播属性为公共领域的网络化实现提供了理想的平台。但目前的网络媒介由于受到政治力量和商业资本的入侵以及公众理性的缺失等限制,呈现出一种“非完全式公共领域”的现实形态。理想的公共领域建构需要政府的制度性保障、网络公共媒介的建立以及公众理性和批判精神的回归。  相似文献   
5.
网络正在形成镜像化的世界。网络镜像即重重幻象所编织的迷宫,而真理藏匿其间,隐而不显。幻象的本质在于,人因无法全面地把握事物而导致言说的“失真”,由此汇聚成虚幻重影。纸质媒介是超验模式,言说具有绝对性和唯一性,并形成与倾听的对立,故言说被赋予真理性;而网络媒介是对话模式,言说具有片面性和相对性,并形成与倾听的互换,故言说被赋予虚幻性。网络言说折射出现代人的自我表演欲,它对立于生活实际,是关于自我的想象性呈现。因而,网络镜像显现为语言的狂欢,将严肃的生活转换成喧嚣的游戏。在这意义上,网络镜像意味着一个全新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由网络媒介技术迅猛发展带来了经典公共领域范畴的重塑或新生。因此,在此探讨经典公共领域的重塑主要特指网络公共领域,广义上还应包含因网络媒介影响的其它生活场域。本文力求运用解释学方法阐释新时期网络媒介的兴起带来了经典公共领域的重塑,并尝试提出中国理想网络公共领域的构建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媒介为视角,审视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口传智慧,有助于探讨网络媒介环境中教育的“失语”问题。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是凭口传媒介而成就古典教育巅峰的伟大学者。孔子和苏格拉底对于口传媒介的执着都关涉其社会使命,其完成社会使命的教育机制都体现为通过言说实现人对人的影响。虽然孔子的口传是“吾语汝”式而苏格拉底的口传是辩证法式,但两种口传都包含着智慧生成和教学相长。孔子和苏格拉底都以真实身体出场赋予其口传以涉身性,虽各具特点,但都彰显了口传的道德意蕴。历经数轮媒介变革冲击,孔子和苏格拉底所奠定的教育的口传气质仍然得以存续。今天,传承教育的口传气质是网络媒介时代教育变革所面临的挑战性难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各种传播媒体都希望自身变得更加强大,以便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于是,媒体合作就成为媒体竞争加剧过程中涌现的时代新潮.应当怎样把握这种媒体运作的新态势,是值得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前沿课题.这里发表的一组笔谈,对这一课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多方面探讨,提出了各自的见解,有助于我们认识媒体既竞争又合作的这一运作新动向.  相似文献   
9.
网络媒介作为新的交流平台,其交流行为就是在线写作。由于信息传送方式的改变,文字符号在虚拟空间被再度符号化,意义的逃窜和无限繁衍,正在改变着真实与虚幻的界限,这将给主体性的构成方式带来新的问题。身份不再是一个社会学意义的概念,身份成为后现代的身份游戏,个人履历自动加长,“关注自我”变成了生产自我,生存感受更加的飘忽不定。电子焦虑发生了,欲望也在疯长,而现代人的欲望模式和网络程序的技术刻写,彼此应证,在自我更新这个共同主题的催逼下,人和技术客体融合,没有谁能掌握最终的决定权。  相似文献   
10.
~~网络环境下“意见领袖”的嬗变@申雪凤$广西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