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81篇
社会学   1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静 《求是学刊》2005,32(3):106-108
张孝祥是南宋前期的重要词作家,其词的创作因其生活经历的不同,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临安五年的为官生活是张孝祥一生中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里,风流倜傥的张孝祥与“三五少年”诗酒唱酬,刻红剪翠,写下了不少词作。这些作品同其前期交游生活密不可分,也深受词人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影响,是词人整体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是我们全面认识张孝祥词的创作特征的必要考察对象  相似文献   
2.
周寅宾、钱振民二先生整理的《李东阳集》为目前收录李东阳作品最全的集子,然犹有未尽。通过使用少为文学研究界所关注的碑刻、书画等文献资料,辑得李东阳佚作12篇。其中《跋<夏忠靖公集>》对了解《夏忠靖集》早期面貌提供了可贵的材料。其余佚作对研究李东阳交游、书学观及其诗文系年也颇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遗民画家陈洪绶与贰臣文人周亮工,以文字定交明末,并由对彼此才艺的知赏,加之思想的相通,终成莫逆交,至死不渝。梳理辨析二人交游事迹,对于我们了解明清之际文人人格心态,及遗民与贰臣两大群体的为人处世与艺术创作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4.
Previous research suggests a 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criminal friends and criminal thinking style; however, social identity theory proposes that identity mediates the impact of social group members on development of thinking styles. This research project is the first attempt to empirically test the mediating role of criminal social ident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criminal thinking styles within a recidivistic prison sample (N = 312).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of criminal thinking style presented and tested in this study supports the central predictions of social identity theory, with findings demonstrating an indirect effect of antisocial friend associations on criminal thinking through in-group affect and in-group ties with criminal in-group members that reflect two of three dimensions of the measure of criminal social identity applied in the current study. Further implications in relation to theory and previous studi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5.
从汉末交游士风看"古诗十九首"女子形象知音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诗十九首"表现汉末交游士风,或直刺朋友交情凉薄,或写渴望知音,或写思念,都是把看女性形象当作知音来刻划的.  相似文献   
6.
明代郴州袁子让的各种传记有三个不同的源头,且均有不同程度的错误:袁子让并未担任过眉州知州,而是嘉定知州;任嘉定知州七年(1602-1608),而非九年;进京后,袁子让是担任兵部郎中,而非主事或兵部员外郎。其师有曾朝节、冯琦等,其友有曾凤仪、汪楫、范醇敬、罗绲、王毓宗等。袁子让共有著作八种,散佚三种,现存五种,其中,《字学元元》、《文市榷酤》两种为学界所熟知,而《注易图》、《全蜀边域考》、《嘉州二山志》三种虽然现存,但学界极少提及。袁子让有一兄(袁子谦)、一弟(袁子训)、二子(伯瓛、仲璿)。  相似文献   
7.
正In the contemporary artistic circle,it is not rare for a person at the age of knowing his destiny to start learning painting and be a professional.It is also not at all surprising that one close to 60 years old starts to study painting art in a professional art school.Yet,we will consider the idea and action too naive like The Arabian Nights or a fool's paradise,if one of our friends just starts learning painting for only three or four years,abandons his family and career,goes to Beijing alone to find no  相似文献   
8.
关于两类矛盾问题的沉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奎良 《求是学刊》2004,31(2):29-33
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提出的初衷是为了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用说服和教育的方法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可是自从这个理论提出后不久 ,就开始了全国范围大规模持续不断地混淆两类矛盾的历史。教训是多方面的 ,但最重要的是没有适时地提出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口号 ,中国传统的人治思想遮蔽了人们的视线。在依法治国的今天 ,如何区分两类矛盾问题已经有法可依 ,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对于我们处理多方面复杂的社会矛盾 ,化解冲突 ,避免发生危及社会安全的重大事件 ,保持社会的稳定 ,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曾国藩一生于学问领域用功最多者是诗文,其诗文成就奠定了他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曾国藩在<湖南文征序>里精确阐明:"就吾所知之理而笔诸书而传诸世,称吾爱恶悲愉之情而缀辞以达之".他的情是地道的"爱恶悲愉",他的情强调了人的本性.消除了儒家气息.忧国忧民之情、思乡之情、兄弟之情、朋友之情渗透于曾氏的诗歌中.  相似文献   
10.
心系读者做好读者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图书馆流通服务中,首先要热爱读者,尊重读者,与读者建立情感,做读者的知心朋友.遇到阻力和困难学会忍耐,彼此尊重,互相沟通,公平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