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综合类   15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沈亚丹 《社会科学研究》2012,(3):191-195,207
人们已习惯在四言诗之外探寻五言诗之源,但将汉语诗歌之分为"四言""五言"等仅是不得已的语言策略,已将鲜活的诗歌纳入语言的牢笼。由于诗歌本为"长言",其音节数量往往会挣脱汉字数量的束缚,而五言诗正是源于四言诗的五音节化。《诗经》主体为四音节诗,这将汉语诗歌发展纳入齐言框架。主体情境和解读方式的改变,使得原有音节长度及句读模式被打破,音节之顿挫及语气沉郁,已对音节之绵延和分化虚席以待;《楚辞》在汉初的盛行,使得"句外"之语气助词"兮",栖息于四音节模式之中,进而演化为早期五言诗之语气词,后正式分化为一个独立音节,成为五音节诗的有机组成部分。此外,汉初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及《楚辞》独白式私人视角,也使得长歌当哭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2.
《文海宝韵》序言、题款译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写本《文海宝韵》保留有刻本缺失的序言和卷末题款残片。本文对这些残片拼合整理、翻译后作了初步研究。从中发现了创制西夏文字的记录 ,充实了关于西夏文创制的内容 ,再一次确认西夏文字系元昊时期创制 ,了解到有关细节。还用西夏人撰写的第一手资料印证了西夏元昊称帝时间和加冕等重大史实。由年款和史实记录初步推定《文海宝韵》成书于天赐礼盛国庆年间 ,即 1 1世纪中期 ,属西夏前期 ,其编纂者是以罗瑞智忠为首的一批学者。参与此书编纂的有身居高位的官员 ,有通晓切韵的僧人和学者。序言对本书内容和特点记载表明西夏人对西夏语音科学的认识。从《文海宝韵》和《五音切韵》序分析了二书的关系 ,《五音切韵》将《文海宝韵》中的字纳入到韵图、韵表中 ,两书出于同一个朝代 ,有颇多重复的序言 ,内容相互关联  相似文献   
3.
轻唇音微母主要来源于中古明母合口三等字,只有东韵三等及尤韵出现例外.在<元韵谱>中保留微母,但其来源却与中古不一致,不仅收录了中古的微母字,而且还收入了很多中古明母字.这种特殊现象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些混入微母的中古明母字应读为何母?这种现象是当时实际语音的反映吗?通过考察发现<元韵谱>微母下收录中古的明母字,并不能读为微母,也不是实际语音的反映,而是完全照搬<五音集韵>的做法.  相似文献   
4.
编纂于清代前期的佚名韵书《五音通韵》对《字汇》、《正字通》、《广韵》等字书、韵书、韵图多有批评。分析这些相关批评材料,可以考察《五音通韵》编纂者的语音观念,即反对"拘泥旧韵"而重视实际变化的时音观和反对"拘泥方音"、"以韵为则"的语音规范意识。另外,也可以据此了解当时韵书编纂的具体状况。  相似文献   
5.
《改并五音集韵》是由金代韩道昭大抵以《广韵》《集韵》为蓝本编修的一部大型韵书。《改并五音集韵》共收53 525个字头,收字繁杂,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异写字,借助渤海大学CCFD字书字料库平台,对《齐韵》659个字头中音义相同的异写字进行穷尽性研究。  相似文献   
6.
明代万历年间的<字汇>采用偏旁分部检字法,并<说文解字>的540部为214部,承继和发扬了此前字典辞书的优良传统,奠定了近代字书编辑之基础,成为明代至清初最为通行的语文工具书之一,影响深远.但是,编撰于清代初期的韵书<五音通韵>却不乏针对<字汇>相关正字、注音条目的不同意见,有时还批评得相当尖锐.由这些条目的具体分析,可以探察<五音通韵>编纂者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帮助我们比较切实地考察清初社会语言使用状况,亦有助于<五音通韵>、<字汇>研究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7.
合唱为声乐,是音乐与语言有机结合的歌唱艺术。在合唱中正确发音,准确的咬字、吐字是非常重要的,是演唱好音乐作品的首要条件,通过严格的发声训练应做到咬字正、吐字清、归韵准,依字行腔,字正腔圆,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音乐作品,使美妙动听的歌声传入听众耳中,从而得到合唱音乐艺术的享受。  相似文献   
8.
五音通韵》是清代前期的一部配有较完善韵图的等韵著作。它不但具有很高的音韵学史、语音史价值,而且书中的引证材料相当丰富,文献方面的价值也很值得期待。《中原雅音》是一部记录北方时音的韵书,虽晚出于《中原音韵》,却关系密切,是研究近代汉语语音史的宝贵材料,惜乎此书失传已久。《五音通韵》共载录21条《中原雅音》材料:既有音切,也有释义,可以确证《中原雅音》一书的存在,能够成为我们深入探讨《中原雅音》的宝贵依据。  相似文献   
9.
孙洁 《今日南国》2007,(5):63-63
简陋粗糙之余,在场的人们眉目间、手足间传递着、流淌着的,却是无与伦比也无法复制的温暖和率真。又到春节,又到春晚。这个已经长达25集的跨年度长篇电视剧,这个五色缤纷五音乱耳的大杂烩,这个在每年的除夕准时来到,曾经一年又一年地让人们兴奋地期待、热情地讨论、长久地回味的全民娱乐活动,又一次开演了。只是,现在的人们再也不会对它热情有加地期待和评论了。我昨晚花了近5个小时的时间看了198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的录像。看到了已经成为古人的方  相似文献   
10.
古今中外的理论与实践都证明:易理、乐理、医理,三者相通。其中任何一种理论或者实践的进展与突破,都可以促进与推动其他两项理论与实践的进展与突破。周易界与音乐界、医学界联合起来,将揭示出更多的易理、乐理、医理的奥秘精微,促进哲学、科学、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