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87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29篇
管理学   1206篇
劳动科学   51篇
民族学   93篇
人才学   73篇
人口学   85篇
丛书文集   1802篇
理论方法论   265篇
综合类   2970篇
社会学   277篇
统计学   1007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187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233篇
  2014年   359篇
  2013年   344篇
  2012年   420篇
  2011年   506篇
  2010年   478篇
  2009年   468篇
  2008年   498篇
  2007年   391篇
  2006年   317篇
  2005年   394篇
  2004年   460篇
  2003年   515篇
  2002年   320篇
  2001年   348篇
  2000年   283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努力发展的共同方向,但各国设计、追求的现代化战略目标体系有所不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百年奋斗,追求的是"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体系的探索,经历了从工业化到五个文明的不断深化和系统化的演进过程。五个文明构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体系的历史演进给我们重要启示:现代化战略目标体系有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必须立足于本国国情,具有鲜明的本国特色,其蕴含着现代化主体的终极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2.
胡厚崑 《经理人》2021,(1):13-15
中国有着完善的产业结构及海量的产业规模,对于5G在行业的发展,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困惑。但是,在我们面前并没有现成的路可以走,因为行业的需求千差万别。华为提出“两步走”:一是从场景中找刚需;二是网络要能适应不同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3.
4.
5.
当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正处于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节点,具有多重发展机遇,但也面临一定的挑战。要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应选择扩量提质、龙头带动、重点突破、科技创新、外向发展、节能环保等发展路径,实施突出规划引领、重点促进产业升级、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基础条件、加强创新驱动、深化产业合作、提高资源环境利用效率等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要求产业结构的调整契合生产率水平的提升。违反这一要求的表现之一就是资源从生产率较高产业部门转移到生产率较低产业部门,导致整体生产率下降,即产业结构调整出现"逆库兹涅茨化"问题。梳理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理论脉络,可以较为清晰地把握中国"逆库兹涅茨化"研究的理论基础,从城乡分割与服务业扩张两个理论视角,可以概括分析出引发产业结构"逆库兹涅茨化"风险的潜在原因,以提出防范"逆库兹涅茨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中国光伏企业进入退出信息和申请专利数量的收集,刻画了中国光伏产业动态演进历程,确定出影响产业演进的关键事件,指明光伏产业震荡的发生机制,并从群体和个体两个层面研究了不同时机进入的光伏企业生存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光伏产业以2011年为分界点,出现了明显的震荡现象,企业进入、退出数量变化巨大。受此影响相较早期进入群体,在产业震荡前后进入的企业群体在产业震荡发生时退出风险明显增加,而后随着震荡蔓延,各群体的退出风险逐渐下降,风险变动展现出微弱的集中趋势。此外,技术创新行为显著降低了企业群体的退出风险。深入微观层面,从影响光伏企业个体生存的因素来看,企业生产率、技术创新、政府补贴、企业规模和企业年龄与企业退出风险负相关,而较高的产业扰动不利于企业生存。  相似文献   
8.
9.
10.
政府是污染减排的重要主体,了解其行为对污染减排的作用对提升污染减排效果及实现中国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创造性地将政府减排目标纳入研究框架,构建面板门槛模型,从工业污染排放总量的角度分析政府减排目标、产业结构、经济规模等因素对地方污染减排的影响,并用工业污染物强度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政府减排目标对污染减排的作用存在阶段性不同:经济发展初级阶段,政府减排目标对污染排放总量的作用方向为正;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作用方向为负; 两者之间存在适应性调整阶段,作用方向具有不确定性,但总体由正向作用向负向作用转变。产业结构对工业污染排放总量的作用方向因污染物种类而异,经济规模对工业污染排放总量作用方向为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