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朝鲜王朝的“女史”作为职官并不见诸其官方典籍制度,但也随侍王后,参与一些宫中仪节,为王妃提供顾问,甚至为国王管理文书,实质上承担一定的宫中礼职和文职工作。虽然朝鲜君臣较为看重传统的“女史之法”在监戒宫闱、记功书过等方面的作用,新兴士林派大臣又有恢复设立“女史”作为史官的提议,但最终未能得以落实和施行。从具有“史学意义”到实则强调义理教化的“道德意义”,朝鲜的“女史彤管之法”于“虚实之间”,很可能成为了存在于女性“道德文章”中的一种特殊符号和话语形态。  相似文献   
2.
《琼州学院学报》2016,(6):16-20
女史是中国古代在宫廷中任职的女官。根据相关记载,女史最早可能出现在周代,在两汉与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有设置。女史在宫廷中承担协助后妃处理事务、参与典礼、掌管文书、进行宣传教化等职责。女史的地位不高,一般选拔具有文学基础的女性担任。考察这一时期女史的职能、选任、地位,以便进一步探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职官制度问题。  相似文献   
3.
吴淑娟(1853—1930),字杏芬,自署杏芬女士,晚号杏芬老人。我小时候常听家乡老辈人称她为杏芬女史。歙县昌溪人,是清末民初名声卓著、誉满环宇的女画家。其父吴鸿勋,字子嘉,号心兰、小竹、鹤峰、紫袈道人、知还室主(为其居杭州时的斋名号)、知非翁等,举人,曾佐曾国藩戎幕,为清代著名画家,亦工书。《三希堂画宝》收录鸿勋兰竹图多幅,收淑娟双钩竹图一幅。吴淑娟自幼随父学文习画,  相似文献   
4.
生活创作于乾隆中叶的闺阁诗人王采薇与寒士诗人黄仲则,皆为常州诗派中的翘楚。其心境颇多相似之处,他们皆是多病之人。同怀寂寞之心,都有出尘之想,一样英年早逝。通过其相似心境的比较,可以看出在乾隆盛世,也有寂寞之人,悲苦之心,盛世之音下也有凄凉之声。  相似文献   
5.
我供职的学校有一个中国近代史硕士学位授权点,这个培养了20多届研究生的学位授权点,下设一个社会问题研究方向。作为该研究方向的指导教师,面对包罗万象的“社会问题”,我既想引导学生涉足一些有地方特色的课题,却又因未找到突破口而茫然。日前广西有关部门决定为自治区成立50  相似文献   
6.
朝鹤图     
山西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花鸟画家史秉有先生与其女史宏云、史宏蕾应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邀请,为中共中央大会议厅创作工笔花鸟画《朝鹤图》,这幅长达11米、高3米的巨作,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幅工笔花鸟画。  相似文献   
7.
笑尘 《老年人》2008,(10):48-48
宁乡成家,一门风雅,男女长幼,无分学文、学理、学医,率皆能诗。20世纪30年代毕业于湖南大学的成应求女史,才情尤为风发。其父凤威先生有句云:“传家剩有青箱在.善读遗书望左芬。”足见期许之深切。女史既承家学之渊源,复经身世之淬砺,诗才诗情诗境,与岁俱增,老而弥佳。大学时曾与同窗潘力生相恋而未能得谐连理,毕业后各自使君有妇、罗敷有夫。  相似文献   
8.
诗歌研究史中对科举诗的研究相对不足,女性科举诗更是如此。袁枚第一女弟子席佩兰在其《长真阁集》中共有五首科举诗,通过这些诗歌的解读可以洞悉在科举笼罩下女才子的复杂心态。她对科举并非心仪皈依,而是依违两可。她有明显的男性意识、名士情结以及竞技心理。这是女性话语权缺失时代女才子们的常见心态,从中可看出其对科举的思考,对诗歌的介怀,对男性话语垄断的腹诽心谤与抵抗颠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