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37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46篇
管理学   4000篇
劳动科学   263篇
民族学   319篇
人才学   765篇
人口学   102篇
丛书文集   3249篇
理论方法论   797篇
综合类   7667篇
社会学   2970篇
统计学   57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227篇
  2016年   392篇
  2015年   483篇
  2014年   1636篇
  2013年   1341篇
  2012年   1555篇
  2011年   1760篇
  2010年   1548篇
  2009年   1796篇
  2008年   1997篇
  2007年   1177篇
  2006年   910篇
  2005年   939篇
  2004年   888篇
  2003年   831篇
  2002年   642篇
  2001年   624篇
  2000年   447篇
  1999年   170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2.
家作为日本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对日本的政治有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对江户时代建立的"幕藩体制"以及昭和时代的"家族国家观"为中心,试讨论日本的家与政治统治的关系,得出日本的政治统治是以家作为其统治基础,家与日本政治统治紧密相连是日本家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谢永飞 《兰州学刊》2015,(2):154-162
文章利用2013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调查"和个案访谈资料,探讨流动儿童就读学校性质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就读公立学校的比例为88.13%,低于户籍儿童的94.86%和留守儿童的94.71%。在控制其他变量后,流动儿童就读公立学校的概率不及后两类儿童的50%。这透视出,制度因素(主要指户籍地点)会影响流动儿童的就读学校性质,即通过户籍儿童优先的政策,办理名目繁多的证件降低其就读公立学校的概率。家庭资本也会影响流动儿童的就读学校性质。通常,文化资本多的家庭更会争取让孩子进入教学质量较高的公立学校就读,社会资本多的家庭通过关系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制度排斥的程度,因此二者可显著提升流动儿童就读公立学校的概率。受家庭生育子女数量少及义务教育免费性的影响,兄弟姐妹数量对家庭资源的稀释程度极弱,故其对就读学校性质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江南街道按照“属地管理、市民待遇、亲情服务”的原则,通过整合辖区资源,扎实开展“关爱流动人口·促进健康共享”的亲情保障工程,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提升街道人口计生工作水平。健康项目共享服务。签订警民共建“人口·健康”关怀活动协议,定期组织开展义诊咨询、妇科病普查等系列活动。与医院、企业签订三方共建协议,为流动人口育妇发放“妇科免费普查卡”。健康教育共享服务。依托“江南人口”微信公众服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学术界所关注的18世纪中西经济大分流的重要根源之一,在于此前发生的中西金融大分流.13世纪,当面临相同的财政压力时,无论是南宋政府超发的"会子",还是威尼斯政府发行的债券,理论上都是国家向社会发行的信用凭证,本质上均是国家信用的资本化.以国家信用的逻辑而言,南宋纸币体系极易崩溃的根源是国家信用不足,而威尼斯公债体制的稳定运行得益于国家信用之完善.两者之间国家信用的差异更是影响了后来的中西金融大分流,其主要的历史表现就是,英国在国家信用确立并强化的同时率先完成了金融革命,而明清时期的中国在国家信用依然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注定无法内生出金融革命.由此可见,公债体制或纸币体系只是通往金融革命的不同路径,根本驱动国家实现金融革命与崛起的是保障公债体制或纸币体系稳定运行的国家信用.这一点,对于今天中国经济的发展启示重大.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和体制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学校想要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就需要采用现代化的方式进行档案管理。因此,要求学校创新档案管理工作体制,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使档案管理更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8.
文章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中的实际工作,对"学风"、"学风问题"、"学风建设"、"校风"及"教风"等概念进行了重新认识,分析了影响学风形成及导向的因素,并对学风建设的实质目的进行了思考与分析,总结经验与分析内容,提出了学风建设的关键点是构建基于社会发展期待,并指向教育目标的教育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剖析了新形势下档案事业发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二是科技投入不足,三是专业人才匮乏,四是专业培训力度不够,五是工作人员状态不佳。本文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性提出了加强和改善档案事业体制机制建设的四条意见建议。分别是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推进科技兴馆战略、强化档案工作人员专业培训和努力构建档案事业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
关于地方高校学报改革和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方高校学报在全面反映高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促进校内外、国内外学术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存有“全、散、小、弱”的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以改革求发展:一是走集弱成强和强强合并之路;二是有条件地逐步与市场经济结合。可采取创办联合学报,以有实力的学校为龙头合并小弱学报,实行开门办刊,建立论文评审专家组,实施“名栏工程”等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