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篇
社会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革”是现代社会中一场有着深刻历史、文化背景和有着深远政治、思想影响的政治运动。是极左思想统治下各种社会、经济矛盾集聚的必然结果。极端否定、极端反对、极端防范资本主义是极左思想的本质,是极左思想统治时期一切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邓小平理论是在极左思想失败后走上历史舞台的,是在为解决极左思想统治所造成的诸多历史问题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同时还是在和极左思想不断斗争中形成的。邓小平理论的出现和完善是彻底否定极左思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3.
杨守森 《河北学刊》2006,26(2):139-144
本是以“阶级斗争”为主体框架,凸显极左思潮印记的《艳阳天》,其客观内容与浩然的创作初衷并不完全一致。因得力于作者对当时农村现实生活的深切体验与了解,小说中实际隐含着人性异化、宗法意识、极左思潮、诗意情怀之类超越了政治背景的深层内涵。至今,这部小说之所以仍能得到许多读者的推崇与喜爱,或许正是与这些深层内涵有关。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进程本质上就是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中国化的过程,只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且要结合好,才能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否则就会导致理论和实践上的迷误.极左思潮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其根源正是由于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之初,没有解决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没有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好,使其对现代化建设产生了很大的干扰,甚至破坏.  相似文献   
5.
1978年10月,邓小平访问新加坡。此前,中国在极左时期一直称新加坡为"美帝国主义的走狗"。当邓小平吃惊地看到新加坡的成就时,他承认对方实行的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的方针是对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大量史实为研究对象 ,从文学、社会思潮、历史、文化的深层面重新审视 ,论述王实味冤案产生的内在原因及其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7.
姚雪垠宣称"有自己的一套关于长篇历史小说的创作原则和长篇小说的美学思想,"即"历史现实主义原则",并且运用之去指导自己的创作,在<李自成>中获得巨大成功,并自诩<李自成>为"填补中国现代历史长篇小说的空白"之作.其实,在背离历史重大事件时谈"现实主义",在某些枝节问题上大讲"历史",沿用"三突出"模式而不自知,小说绝大部分篇幅背离其创作立意,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引用大量材料进行了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作为政治意义上的不加引号的“左”字与加引号的“‘左‘”字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中的含义的考察,认为《邓小平文选》第2卷和第3卷中的“极左”概念是用了一个含义完全相反的词汇,去表达邓小平想要表达的一个正确思想。因此,《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卷中的“极左”概念,应当改正为“极‘左’”概念。  相似文献   
9.
祥耘 《社会科学论坛》2010,(20):154-161,169
《随想录》被誉为"中国的忏悔录"。《随想录》向世后受到极左思潮攻击,更受到国人广泛的赞颂。它掀起了一场反思"文革"教训的思想解放运动,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针对性地批判各种各样的极左思潮,延续了五四启蒙精神,进行改革时代新启蒙,拯救被文革肆意践踏的道德,为祖国的复兴而呐喊。《随想录》具有强烈的忏悔意识,通过老作家真诚的忏悔,来救赎人们的灵魂。文学救世,是巴老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对社会的责任与良知的实践。文学巨匠冰心、曹禺、王蒙、冯骥才给予《随想录》的高度评价,知名专家陈思和、李存光等从学理层面剖析《随想录》的深远影响。《随想录》是中国历史进程中高悬的明灯,拨开了"文革"思想的迷雾,照亮了中国前进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欧洲议会选举向来是反映欧洲政治气候的"晴雨表".从近十年欧洲议会的选举结果来看,处于主流地位的中左政党--社会党呈衰退之势,而长期处于边缘的极左政党却有崛起迹象.梳理目前欧洲左翼政党的基本构成,从意识形态、政策主张和活动方式三个维度,分别对两大类左翼政党的成败得失进行结构性考察,从而对欧洲左翼政治现状及未来走向有个大致研判,是为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