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学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皮庆生 《江汉论坛》2012,(8):104-111
"庙貌",在传统文献中通常指祠庙与神像,是民间神灵信仰的重要载体。随着神灵人格化趋势的加剧,宋代出现民间诸神大兴庙貌的局面。宋代的神灵庙貌有很高的艺术性,无论从祠宇的建筑格局,还是神像的风格,都带有强烈的世俗性,开启了明清宗教艺术世俗化的先河。但庙宇作为宗教场所,普通信众、修建者更关注的乃是神明的灵应,他们既赞成祠庙、塑像的精巧辉煌,更坚信庙貌与神明的灵应紧密相关,通常将庙貌的灵应性置于艺术性之上。庙貌的灵应取向使得其形式往往偏离正统的道德、审美标准,引起官员、士人,尤其是理学人士的不断指责,力图对民间信仰中庙貌"不正"的现象加以整肃。民间信众与官员、士人的角力与妥协,使得宋代民间神明的庙貌始终徘徊于艺术、灵应与正统之间,以求获得三者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以往的中华民国史研究深受革命史观的影响,突出强调的是与清朝统治的断裂。而没有注意到,在民国肇建过程中,并非只是从西方引进的知识和制度在发挥着作用,清朝遗留下来的一些因素同样具有一定的建设性。本文指出,正是因为民初汲取了清朝"大一统"的疆域观和治理经验,才形成了目前的现代国家格局,与之对比,也正是因为忽视了对传统政教体系的继承,才导致民国初年出现了合法性危机。  相似文献   
3.
罗琳 《中国学术》2004,5(1):360-366
艾梅兰(Maram Epstein)执教于美国俄勒冈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她一直致力于中国明清小说的研究。《竞争的话语》是她的第一部著作,它通过对十七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中叶的五部小说的分析,描绘在明清小说对于社会性别的处理方式中所隐含的意识形态和美学的意义,并指出一种以阴阳八卦学为基础的性别诗学是许多明清小说的基本结构因素。  相似文献   
4.
抗战前后,国民党官方色彩的史学编纂活动相继展开,国民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战事史料征集会和国史馆筹备委员会等史学编纂机构纷纷成立,其史料搜集力度之大、史家参与之众、后世影响之深,皆成为民国学术的重要特色。其反映了国民政府保存文献史料的不懈努力,亦是在抗战建国宗旨下激励民族抗战、重塑国民意识的一种手段。然而,受时局跌宕、资金短缺、机构本身效率低下等因素的掣肘,相关史料编纂工作不免事倍功半;然其存留史料之功,实应值得珍视。  相似文献   
5.
在藏传佛教首领与清朝皇帝的交往中,尊称清帝为文殊师利大皇帝。考辨这一称号的由来,可以论证这一称号代表了佛教对于皇权的臣服,是中国作为大一统帝国正统性传承序列的一个环节,而不是断裂,皇帝作为主导性虚构在清朝正统性中起到凝聚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督教的发生史、发展史、嬗变史富有文化意义,它并非完全封闭、僵化、顽固守旧,其生存之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综合创新性,一是自我调节性,这是任何一种理论体系的自足性要求.由综合创新性与自我调节性所决定,基督教不可避免地处于分化之中.在这一分化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正统的淡化而显示出原教旨主义的衰退;另一方面,由于新的变体的出现,显示出原教旨主义的有机生命力.正如基督教的历史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分化是必不可免的.我们应该淡化“所谓正统性”追求,承认多样性的合法性.这是符合思想文化发展规律的.  相似文献   
7.
朱伟珏 《社会》2008,28(3):141-155
本文对布迪厄的文化支配理论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考察。布迪厄指出,象征差异以间接的方式从属于它们所表达与改变的经济差异。而且在象征体系内,上层阶级的生活方式总是占据支配性地位,并作为一种合法品味被广泛用来对下层阶级实施“象征暴力”。象征差异体现了一种等级关系和权力关系。布迪厄的文化(象征)支配理论不仅对我们理解文化在社会结构(各种支配关系和不平等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有很大的帮助,而且也为我们剖析以各种不同形式影响和制约人类知觉、判断及行为的无形的权力作用,即“文化支配(象征支配)”的机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在伊斯兰国家纷纷寻求向现代化转型的进程中和经济全球化的特定背景下,伊斯兰文明同西方主导的现代化虽有碰撞,但并不排斥,彼此间可以找到联结点。伊斯兰国家应在同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中应不断更新自我,走有伊斯兰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过于强调伊斯兰的正统性,敌视西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相似文献   
9.
秩序的正统性问题——再论法治与民主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笔者曾经在一篇论文中提倡通过制度性妥协和程序设计把法治国家与民主政治结合起来的中国改革思路。但是 ,在这个论题上始终存在着不同的意见 ,主要表现为试图在法治与民主之间划清界线、各持一端的倾向。本文以民主与法制的关系为线索 ,围绕秩序的正统性这一核心问题 ,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实践经验 ,探讨了中国政治改革的基本方向以及关键性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0.
“球权”是国际社会所固有的属性,它来自主权的让渡和扩大。球权像主权的发展一样,经历了由地区性向全球性转变的过程,表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主权、“球权”与人权的社会属性,决定了需要从主权正统性和冲突管理的角度去历史地、动态地对其加以把握。当今的时代是国际民主主义反对霸权主义的时代,也是“球权”的时代。“球权”从根本上来说反映的是“权利政治”,这与霸权主义反映的“权力政治”不同,也同国际恐怖主义反映的极端人权手段不同。维护和发展“球权”,就要以平等、公正和信用为原则倡导国际民主主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