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3篇
管理学   2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11篇
丛书文集   463篇
理论方法论   102篇
综合类   1095篇
社会学   82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戈尔丁的代表作 ,《蝇王》是一部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和深刻教育意义的作品。作者以逆传统的手法 ,把二战以后所形成的人类善性的变异 ,通过多层次 ,多方面 ,立体式的描写 ,表达了它的全过程。一群不足 1 2岁的孩子 ,在一个孤岛上的相互搏斗 ,暗示了我们 :孩子们天真的丧失、本性的变异 ,决不是孤立的。邪恶观念的作祟 ,是困惑 2 0世纪的难题 ,使整个世界很不太平。  相似文献   
2.
2 0世纪 80年代以后 ,中国文学经历了先锋文学、新写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冲击波、民间化等历程 ,在这一历程中 ,英雄主义被有力地消解了 ,但正是这种消解 ,才有文学精神的愤激和呐喊 ,重塑英雄主义才有可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阐释罗伯特·吉尔平“国家中心”现实主义关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的基础上 ,总结了他在新世纪初对全球经济新秩序的基本看法 ,即全球经济呈现高度一体化和明显脆弱化的双重特征、民族国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依然居于主导地位、全球经济管理需要强大的领导和经济大国的合作以及全球经济新秩序必须立足于强有力的政治基础等。本文还结合现实对吉尔平的上述观点作一些评价。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通过茅盾对鲁迅创作理论的研究和对“左联”理论的认识来归纳他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并揭示其流露的现代性倾向  相似文献   
5.
现实主义认为,冲突是国家间关系的本质,从权力政治理论推导出来的安全合作模式是均势模式或霸权模式;自由主义强调合作,根据制度约束原则建立起来的安全模式可能是集体安全模式、大国协调模式或多边安全模式;在建构主义者看来,理想的安全合作模式是安全共同体模式.国际关系理论的高度简约性决定了一种理论往往只强调国际关系的某一方面,而实际的国际关系则是复杂的.每一种范式对安全合作问题的思考都存在看成就和缺失.  相似文献   
6.
7.
冯雪峰作为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的重要阐释者,有着自己的理论特质和鲜明的倾向。从其真实观、典型观等分析可以见其现实主义理论:既有对文艺特性的尊重,又有为政治而过于理性化的侧重,理论呈现出矛盾和游移状态,是具有一定的艺术倾向的政治化了的现实主义。但它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深远的,它能让我们更好地反思这段文学史,以期对新时期的文学创作和文艺批评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8.
罗隐为晚唐著名诗人。传世之诗歌近五百首 ,其中不乏名篇佳作。然而学术界对罗隐的研究多有偏失 ,未能予与应有的重视。他的许多作品 ,无论是咏史、咏物 ,还是抒怀之作 ,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罗隐既能够继承现实主义的诗歌传统 ,又能够在艺术上翻陈出新 ,使元、白之后现实主义诗风得以继续发展。本文拟就罗隐的诗歌进行全面的探讨 ,以期求得对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做出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卢卡契认为,现实主义是一切真正伟大文学的标志,主要内涵是:在本体论上,文艺是对现实的本质的特殊反映;在创作论上,体现为塑造典型;在发生学上,文艺起源于劳动,并以巫术模仿为中介;在价值论上,文艺具有净化人性和提高认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夜读偶记》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研究古今中外的文学现象,扬弃了古典主义至现代主义的一切反现实主义文艺,肯定和展示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强大艺术生命力和灿烂的发展前景。对于掌握社会主义文艺的共同特性,研究社会主义文艺的特殊规律,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无疑是颇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