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3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66篇
社会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察了甲骨文中的叹词"俞"和先秦《尚书》中的叹词"俞"的情况,先秦其它古籍少有"俞"这个叹词,由此可证《尚书》之《尧典》来源很古。  相似文献   
2.
在殷墟晚期祭祖卜辞中,"口"(祊)字习作商王施祭的处所名.一套完整的祊祭卜辞在占卜程序上大致包括两个层面的占卜主题第一主题首先是选用祭牲品种(牢、牢又一牛、羊等)及数量,第二个主题是选择祭牲的毛色.枋祭卜辞的占卜日绝大多数是在先王日名的前一天.本文对枋祭卜辞的辞式和选牲占卜的性质进行了总结,并将6组枋祭甲骨进行了缀合.  相似文献   
3.
甲骨槽穴往往形状整齐,排列规则,显示出时人对槽穴形态形式美的追求。甲骨刻辞的排列大多具有整齐、对称、错综之美,有重句复沓、类似序曲、正歌、副歌、尾声、联曲的多种组合形式。甲骨刻辞有时采用省略、虚词等多种手段来调节以形成整齐句式。甲骨刻辞形式与八卦思维方式之间有密切联系的痕迹,甲骨刻辞准备了向《诗经》章法结构转化的形式条件,准备了向《诗经》整齐句式转化的调节手段。总之,甲骨刻辞为《诗经》的产生准备了多种形式元素。  相似文献   
4.
5.
曾凡 《殷都学刊》2012,(2):48-53
《淮南子》女娲神话中,女娲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积芦灰以止淫水等神话因子有古老的历史渊源。近几十年来的彩陶文明、甲骨卜辞等考古发现证明,以上神话因子含着极为古朴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社会文化内容,反映了远古先民的生活状态和原始宗教生活。  相似文献   
6.
对贞卜辞是甲骨文中有特色的文例形式,我们从对贞卜辞的判定、同字异形现象的判定以及两条卜辞刻写先后顺序的判定三个方面来细致研究对贞卜辞,进而为下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一海 《山西老年》2012,(6):45-45
拓片,也就是将宣纸贴在器物表面用墨拓印来记录花纹和文字。拓片是从原物直接拓印下来的,大小和形状与原物相同,是一种科学记录的好办法。甲骨文字、铜器铭文、碑刻、墓志铭、古钱币、画像砖等,都广泛使用这种办法记录。制作拓片的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8.
殷墟卜 辞命辞中的“亡(彳)”一词,丁山先生释读为“无尤”.半个世纪以来,学术界并无异议.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新说,认为“(彳)”字应该是“拇”字的表意初文;又据声韵将其读作“吝”,“亡(彳)”就是《周易》、《归藏》等卜筮类文献的“无吝”.这个词汇在殷墟卜辞中出现频率很高,且与卜辞释读关系甚大,因此仍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分析该字字形以及“无吝”一词产生年代,此新说不能成立,丁山先生将“亡(彳)”释读为“无尤”应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命辞的几种常见形式及其变化形式的描写分析,支持了命辞的性质是问句的传统看法.同时,对对贞形式的命辞提出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殷墟甲骨文字已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此前必已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发展与演化.但由于武丁以前的文字极少发现,因而其以前的状况就成了难解之谜.研究甲骨文字的象形图案,由"旦"、"东"可知其造字者的东方为平原;由"莫"、"西"可知其造字者的西方为平原;由"山"、"余"可知其造字者所居的中央亦为平原.因而甲骨文字具有明显的平原性特征,其最初当为一平原部族所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