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36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77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2.
正《萧朝贵研究》的作者刘晨,是一位青年历史学家。在太平天国历史研究整体萧条的年代,他不受流俗影响,坚持"太史"研究,这种学术精神,我是十分感动的。摆在读者面前的这部著作:《狂飙与神话:萧朝贵研究》,是他的一部新著。在这部著作正式出版之前,他将书稿寄给我,嘱我写一篇序言。我愉快地接受了他的要求。读完稿本,我深深地感到作者用力甚勤,十分快慰。而且,在太平天国研究领域,这是一本很有新意的著作。新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重新确定萧朝贵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3.
梁代皇族萧氏兄弟指昭明太子萧统与萧纲、萧绎,他们都富有文才,文学旨趣和而不同,互渗互融,周围聚集着许多文士。他们经常就文学问题展开坦率的对话,其对话风尚,在当时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渐渐形成传统,中国古代文论的诗话风尚受此泽溉,值得后人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行状是一种实用性文体,为死者门生故旧主动或应邀而撰,目的为表谥。史料具有可性信,情感具有真挚性。但作者的身份和情感又使行状对史料的选择具有倾向性。《文选》“行状”类唯收任《齐竟陵文宣王行状》一文,状主萧子良生前身后复杂的政治生态,在本行状中有曲折的透露。  相似文献   
5.
萧萐父先生以提倡"明清启蒙说"而闻名于学术界。他在继承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从而形成了独具个性特点的多元并存、多维互动的中国哲学史观。他从科学释古的立场来探索中国文明的源头,从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过程来把握中国哲学史各个阶段的特点,从"明清之际"掘发中国现代性的根芽,从全球化的背景下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走向和世界文化的前景。在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过程中,萧萐父先生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哲理与情感的融合、纯化与泛化交互采用、通观与涵化相互印证,从而在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萧绎所著《金楼子》一书,在近二十年来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比之过去的寥落,有了较大的进展。主要集中于《金楼子》的成书时间;《金楼子》的价值;以及该书中传达的萧绎的文学观和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7.
儿时在故乡的荒原沼地的生活经历造就了艾米莉·勃朗特自由不羁的个性,使她独立于维多利亚时代主流小说家之外。本文分析了勃朗特的代表作《呼啸山庄》中主人公希刺克厉夫在激情与反叛中的爱恨情仇、凯瑟琳·恩萧在理智与情感的抉择中表现出的人格缺陷。本文还指出:尽管该小说中各种矛盾跌宕起伏、激情澎湃,但是,由于作者对“艺术的完美”的追求,加之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段,特别是“抒情与含蓄”的兼用,使小说在叙事角度、结构布局和情节安排上保持着严格的匀称美,形成了对立统一的和谐文风。《呼啸山庄》是一部火与冰、爱与仇、激情与控制交织的杰作,是作家旷世的激情与超然的理智、浪漫主义的自由想象与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完美结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8.
听说薛绍徽 ,是从她的《黛韵楼遗集》开始。2 0 0 0年福州大学教授林怡博士向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申报的“薛绍徽研究”课题立项后 ,我曾翻览了部分《黛韵楼遗集》这部家刻本的复印件 ,当时以为林怡这位风华正茂的女博士 ,翻检出薛绍徽这位尘封了百年之久的闽中闺秀 ,欲从这部仅存有家刻本的诗文集中做文章 ,是否感情用事 ?殊不知八闽乃文献之邦 ,尤其是近代文苑 ,更是人文荟萃、名家辈出 ,如薛绍徽般湮没无闻者数不胜数。江山代有才人出 ,文章千古自分明。一位曾涉足六朝文学 ,并在庾信研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女博士 ,去整理和研究一部几…  相似文献   
9.
近代社会之风云变幻激起以王闿运为首的湖湘诗派于诗学的睿意革新。于诗论上,王闿运力去古文经学家论儒道之弊而先以"诗不论理,亦非载道"之言欲疗诗运宋学之病,后以新意之"情"冠于诗而得绮丽典雅之风。邓绎则越庄子自然之旨,以"诚情"入"自然",以"文化"而使诗人神感,不脱自然之情而有"六艺"之貌。于诗艺上,王闿运擅拟汉魏风骨而融合以绮丽古雅自成一家,他打破了自古文与质之限制而又能随意驾驭创新,诗坛为之一震。邓辅纶则打通动态之诗与静态之诗的局限,糅古直、绮丽于一体,所作之诗朴茂纤秾、肆醇潜悲,实为近代白话诗蒙太奇手法之雏形。  相似文献   
10.
李灏 《殷都学刊》2011,(3):84-88
在凯瑟琳.恩萧悲剧的形成过程中,有着自我精神世界的相对独立完整及被打破的事实。从单纯无忧的童年到痛苦绝望地离开人世,原始自然的存在是她的本质属性,虽有外来因素的干扰,却固守着自己的精神世界。生活在与现实相疏离的自我世界里,造成了她必须面对但无法解决的诸多矛盾,给她原本单纯的世界带来了复杂的困惑,无论是亲情还是爱情,她都无法按照自己的期望实现理想的目标。从本质上看,她是孤独的,没有真正的知己,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