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丛书文集   64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110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代以来,科技翻译有力推动了我国的科技发展和社会进化,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科技翻译事业仍有重要意义。在当今科技进步与社会变迁对科技翻译职业带来诸多挑战的背景下,探讨了当代科技译者面临的职业难题与对策,以及科技译者应具备的专业素养。青年译者宜利用好新技术,产出更优质的成果,并调整职业规划,将翻译与专业方向相结合,成长为复合型人才,以翻译为核心竞争力胜任多种专业工作。为应对科技文献的新特点,优秀译者需具备坚实的翻译能力基础、充分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基本的翻译理论素养。同时,译者还可培养编辑、写作等能力和专业敏感度、跨学科视野等综合素质,从而满足职业融合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宋曲霞 《社科纵横》2012,(4):117-120
晚清安徽的西学东渐经历了起步、发展、兴盛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反映了西学在安徽传播经历的由少到多、由慢变快、由浅入深以及安徽社会对西学的接受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安徽是一个农业经济比较典型、传统文化因素比较丰富的内陆省份,因而其西学东渐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自有其区域特征,而正是这些区域特征透视出了内陆地区西学东渐及其近代化进程与沿海发达地区所存在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四百多年前的中国,徐光启是为数不多的洞悉世界局势大格局的士大夫之一,能够正确对待西方的文化,敢于接受新思想的洗礼,可以说徐光启是真正"睁开眼睛看世界的第一人"。徐光启身体力行,与利玛窦等欧洲学者如切如磋,融合会通,更确切地说,他是"中西文化会通第一人"。  相似文献   
4.
正30年来的改革开放,让我们又一次面临西学东渐。那么,新的"西学东渐"给企业的管理带来了什么?困惑的是,这些在西方企业行之有效的管理工具,给中国企业和员工带来了什么?为什么许多企业的领导感觉"不好使"?为什么随着这些工具的实践,员工的"被压迫感"越来越重?我们知道,即使在西方企业,这样的"被管理感"也不是员工喜欢的,这样的感觉在中国企业和员工中更甚。使得一些人也据此认为"西方管理不适合中国"。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文化自信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跌宕起伏:从之前的信心满满到狂妄自大,又到自卑自弃,再到失落回归。全球化的今天,中国要想真正的崛起,必须提高软实力,成为文化强国。文化强国是基于强大的文化自信基础之上的,要重塑我们的文化自信,必须敢于打破西方文化霸权主义;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处理好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西方哲学中国化"发展于"西方哲学东渐",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西方哲学东渐时期,中国人是在内忧外患的历史情境下以一种"被动应变"的文化心理接受西方文化的入侵;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历程则是中国人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以一种平等、交流、开放、互动的心态去创造符合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当代中国新哲学。西方哲学东渐具有一定程度的"进化论"特征,表现为适应性、自发性、无目的性和渐进性等特点;西方哲学中国化则体现了"建构论"的特质,强调主体性、主动性、目的性和交往互动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在科学与各民族文化尤其像中国这样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文化的冲撞和融合中,科学的文化本质最易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显现。因此,“西学东渐”是理解科学颇有特色的场域。西方科学的传入对中国文化有三个层次的影响:一是对中国传统科学的影响;二是对儒学、道家文化等各个文化形态的影响;三是对整个中国文化的影响。围绕这三个层次,文章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回顾戊戌变法时期的国人办报高潮之前的办报情况基础上,从时代背景、启蒙思想、新式教育的普及以及当时的政策四个方面分析戊戌变法时期国入办报高潮出现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列举了这次办报高潮中的核心报人及其思想,并对这次办报高潮的影响及意义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9.
1636年出版的<达道纪言>,由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高一志"手授"、山西地方官吏韩云"纂述".该书作为西方政制人伦的"语录"汇集,取材于古希腊和古拉丁文学,编译成中文共355条;并以中国传统的"五伦"为原则,编排成五类,着墨最多的是君臣(158条),其次是朋友(122条),再次分别是兄弟(31条)、夫妇(23条)、父子(21条).<达道纪言>处于儒家、基督宗教和斯多葛学派几大传统的交汇之处,目的却不是要建立一本历史档案集,而是借助于贤人的格言,试图培养起某种政治伦理的态度.尤其是从对君王之修养、君臣关系、拒绝暴力、平民主义的君主制度以及法治、经济、税务政策等问题的分析看,该书发挥了西方古代的政治修养,并且与儒家传统相结合,建造起了一个道德榜样,旨在教导人们如何趋善避恶.晚明耶稣会传教士在<达道纪言>中所表达的西方古典政治学,鲜明地体现了古中国和古西方在政治观念上第一次相遇的奇特情形,极其有助于深化目前的西学东渐研究.  相似文献   
10.
跨文化交际从本质上有着作为复杂适应系统的交互、聚合、不确定性、涌现等特征。本文以明末西学东渐中的耶儒对话为例,探讨作为复杂主体的双方如何相互适应、如何共同演化后发现,耶、儒两种文化面对杂芜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交锋、争辩、反馈加强了它们各自存在,也给双方的发展带来了变化的张力,从对本文化与异质文化的深刻反思中看到了不同的"我"与"你"。从现实意义上,这种文化相遇后动态而复杂的互识、互释、互适的认识,对于理解和把握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与异质文化间的互动等问题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