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新形势下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给包括影视在内的各种文化形式提供了发展的机遇。编剧困境是影响中国主旋律影视发展的一个因素。赵冬苓成功地打造了一个主旋律影视编剧品牌。"赵冬苓编剧"体现出三个特征: "文化民间主义"的特质,增强了大众文化认同的亲合力; 简洁有力的主题,赋予大众文化认同以明确的指向性; 坚实的戏剧内核,赋予大众文化认同以强大的驱动力。这一影视编剧品牌的成功富有启示意义: 营造大众性的文化认同的符码,是主旋律影视作品进入受众内心的锁钥。  相似文献   
2.
卢少华 《东岳论丛》2012,33(5):21-25
赵冬苓在主旋律影视的影像叙事策略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主题意蕴、叙事技巧和审美风范.她的影视创作涉猎了广泛的领域,塑造新时代的英雄、关注重大社会问题、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很好地体现了国家民族宏大叙事与执政党树立文化领导权的努力,她的剧作具备了审美的独特性、形式的完美性、艺术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3.
对民间诉求的内在规律性诠释——评电视剧《沂蒙》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宏大历史背景下,电视剧《沂蒙》首先表现了民间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从当初的混沌懵懂到最终皈依共产党的领导,展现了民间认同和皈依共产党的"心路历程";其次还表现了共产党对民间个体命运的深刻影响上,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作为生命个体的人的意识的复苏和觉醒,特别是女性的个性解放;再次是革命话语向民间话语成功转换,使民间话语隐含着革命话语,实现了革命话语与民间话语的融汇与贯通。总的来说,电视剧《沂蒙》是近年来主旋律影视作品中少见的成功之作,这正是编剧和导演等主创人员深入生活,以生活为师的结果。但其在对历史被遮蔽的那面予以彰显的同时,还存在着由此而来的新的遮蔽等局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