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5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179篇
劳动科学   4篇
人才学   9篇
丛书文集   169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314篇
社会学   18篇
统计学   9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基于2004—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使用系统GMM估计、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影子银行、地方政府债务及金融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影子银行、地方政府债务与金融发展水平三者之间存在动态耦合关系.在地方政府融资能力受到约束的情况下,影子银行为地方政府提供了多元的融资方式,在增加政府融资能力的同时提升了政府债务水平;而地方政府债务需求显著推动了影子银行规模的快速发展.同时,影子银行过度扩张危害了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降低金融发展水平,继而使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受到约束.但金融发展并不能有效约束影子银行规模,原因在于,政府融资需求是影子银行的主要动力,若不能控制地方政府的借贷行为则无法从源头解决问题.监管机构在去杠杆的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影子银行与地方政府债务、金融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如此才能够实现预期的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房地产调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商业地产越来越受到开发商的青睐。城市综合体作为商业地产的典型代表以其多结构多层级的功能组合迅速提升区域价值而拥有了“城中之城”的美誉,在东部地区二三线城市大量涌现。但城市综合体带动城市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风险亟待关注。  相似文献   
3.
《东岳论丛》2018,(3):70-78
新常态时期,妥善处置并降低宏观经济杠杆是我国顺利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已有研究围绕宏观杠杆率的内涵、评价方法、宏观经济后果、成因及对策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治理杠杆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以高储蓄为支撑的信贷驱动增长模式,优化制度安排及宏观政策环境,同时发展多渠道融资模式并对金融创新实施科学监管。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并存,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须密切关注去杠杆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债务违约风险暴露和资产负债表衰退等问题,处理好"稳增长"和"控风险"关系是实现宏观经济去杠杆任务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5.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金融周期视角下的金融风险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借鉴BIS采用的BP滤波方法,利用我国31个省2005-2018年信贷、信贷/GDP、房地产价格的季度数据提取各省金融周期指数,并计算不同省份间的金融周期一致性指标,观察金融周期在地区间的同步性行为,依据金融周期的峰值点和谷值点划分金融脆弱期和金融恢复期,采用信号提取法设置房地产价格缺口值和杠杆率缺口值的阈值,并据此分析不同省份所处的金融风险状态,提出对地区金融风险防范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金融工程与金融学理论、现代信息技术和各种工程方法一体 ,设计、开发和实施创新型金融工具与金融手段 ,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金融问题的新型学科。金融风险管理是金融工程的核心。加入WTO后 ,我国企业在市场环境的改变方面 ,面临着多种金融风险。因此 ,我们应建立和发展我国的金融工程 ,积极有效地借鉴各种风险管理技术 ,提高风险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7.
论银行信贷信息不对称与信息披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行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是金融风险上升的重要因素。信息披露是化解信息不对称的主要手段 ,是市场经济对信息公开、透明的必然要求。而目前中国银行业的会计信息“粉饰”严重 ,内容不全面、不完整、不明晰 ,会计标准不统一、不可比等问题严重 ,因此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已有的关于我国金融风险的文献主要从结构、主体以及制度等角度来分析其生成机理和特点。其于制度与技术在经济金融活动中重要性日益显著的考虑 ,本文试图通过对两个典型案例的分析 ,并从制度与技术的互动角度出发 ,揭示出我国金融风险具有制度与技术的二重性。  相似文献   
9.
金融作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财务作为金融活动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如何对财务进行有效的监控?本文从财务管理的几个方面就金融风险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根源进行论述,并提出加强财务监控的相应对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0.
我国金融风险的制度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和控制,必须抓住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目前我国存在的金融风险实质上是制度性风险,而产权制度是形成制度性风险的根源.在深化产权改革,建立起我国市场化金融制度的同时,也要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行有利于金融风险防范的新的金融制度,并注意金融制度的适用性问题,以免引起新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