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7篇
管理学   43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74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59篇
社会学   57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镇化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带来了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主体、权能内容、行使方式、实现目的等多方面的变化。为因应这一变化,应当在现阶段实行集体成员不因其进城落户而丧失集体成员资格和进城落户集体成员自愿有偿退出承包地、宅基地的政策,但从最终实现进城落户集体成员的城镇化考虑,也应适时建立市民化集体成员资格的强制退出机制;应当建立以户为单位的农民集体成员权行使机制及其委托代理机制;应当正确处理土地三项改革中村组集体土地所有权关系;应当在农民集体所有权的行使中将管理权能的行使转向经营管理为主。  相似文献   
2.
论征收集体土地房屋拆迁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因房屋拆迁引起的纠纷日益增多,征收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过程中更暴露出相关方面法律规范的不足。本文在探讨房屋拆迁基本问题的基础上,重点指出了目前征收集体土地房屋拆迁中对房屋所有权人权利保护不力,征收集体土地房屋拆迁法律规范的缺失和私产保护适用法律不平等等问题,并进一步分析提出从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地方性法规层面建立和完善我国征收集体土地房屋拆迁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常德市农业流转存在转包、转让、互换、租赁、入股等5种形式,呈现4个特点口头协议多,书面协议少;短期协议多,长期协议少;组内流转多,跨组以外流转少;农户之间私下流转的多,按规定程序流转的少.按土地流转运行模式可归结为托管、承包、租赁、股份合作4种.常德市农地流转虽已初具规模,但还存在操作管理极不规范、思想认识很不适应、制度建设严重滞后、经济环境不够协调等问题.建立农地流转合理机制应健全法规制度体系,建立信息服务网络,创设组织运作系统,实施宏观调节措施.  相似文献   
4.
一、什么是小产权房 小产权房,是指一些村集体组织或者开发商建在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或是由农民自行组织建造供出售的"商品房".这种房屋仅有乡镇政府或村委会的盖章;对应的,人们把在城市国有土地上开发的商品房,叫作大产权房,其产权证由城市房管部门盖章确认.目前市场上的小产权房有两种:一种是在村集体所有的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上建成的房子,又称"乡产权房":另一种是占用耕地违法建设的所谓"商品房".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物权主体制度的完善是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现阶段的相关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所有权主体上,很少从物权主体的角度进行系统研究.在农村集体土地私权研究中.将物权主体作为一个问题域,并尝试运用主体范式进行研究是一个新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6.
7.
竹雅东 《劳动世界》2016,(17):55-55
随着农村集体土地逐步开放市场流转,涉及到的土地评估问题会越来越多,而集体土地流转的初期阶段,土地租赁是相对广泛的一种利用方式。本文结合作者的经验体会,以及相关涉及土地评估的理论方法,探讨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租金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通江县国土资源局按照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不动产登记信息化调查工作的相关通知要求,协调配合县房管局、县林业局、县畜牧局,积极开展土地、房屋、林地、草原等不动产登记信息化情况调查工作。信息化情况调查是不动产登记前期工作,本次现状调查重点调查围绕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和登记数据库建设情况、系统和数据库建设所依据的主要规程规范、所采用的主要数据库系统、GIS平台、采用的坐标系及主要比例尺以及系统主要开发单位等内  相似文献   
9.
《21世纪》2012,(8):3-28
土地,是民之根本,也是国之根本。对于中国来说,确切来讲,土地是广大农民之根本。所谓根,即关乎生存的话题。近些年,围绕着农村土地问题。诸如强制拆迁、小产权房、基层集体土地寻租等现象颇有愈演愈烈之势。而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进一步加快,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开始加速推进。城市化过程的加速在推动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迁移的同时,带来了城市实体规模的迅速增大和城市空间范围的大幅度扩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而这些矛盾与问题都或多或少与我国现有土地制度存在的根本性体制缺陷问题有紧密关联。土地制度改革迫在眉睫。今年2月15号,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会议强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仍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大胆探索、勇于实践,通过改革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问题。在深化农村土地改革的问题上,会议提出要推进农村集体土她确权登记发证,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制定出台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条例。这意味着农村土地改革正在释放一系列积极信号。这或许表明,中国土地制度的改革已经进入“试水区”。  相似文献   
10.
由于农村的土地归村集体所有,村民享有使用权。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物质基础,集体土地被征收后,对于被征地主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是对失地农民和村集体合法权益的一种保障。本文以集体土地征收补偿的原则与标准的完善为研究对象,结合我国当前土地征收的国情,得出我国亟需构建土地征收的公平补偿原则,在此原则基础上以市场定价的方式确定补偿标准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