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14篇
劳动科学   76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24篇
丛书文集   215篇
理论方法论   29篇
综合类   369篇
社会学   50篇
统计学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制度上构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以四川成都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失地农民是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分割制度下的产物,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四川成都市从制度上构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的实践,为统筹城乡发展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相似文献   
2.
成都市是全国较早推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城市,在消除针对失地农民歧视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但是如何使失地农民真正享受市民待遇,全面消除在就业待遇、权益维护、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歧视问题,促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实现,仍然有待研究和探索.本文在对失地农民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结合有关调查资料分析了失地农民就业权益保护问题的产生原因、现状,结合成都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实践和经验,对下一阶段失地农民就业权益保障问题从法律保护和法律促进两方面提出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3.
上海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瑞君 《社会学》2008,(3):27-34
伴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市郊大量土地被征用和使用,导致失地农民日益增加。现阶段,上海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落实情况普遍比因土地被使用(租借)而失地的农民要好,“镇保”实施后就产生的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落实情况也较好,而早期征地农民的社保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失地农民补偿标准的统一和相关政策的协商尚有待解决。如何创新和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制度安排,使所有失地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都江堰市委、市政府坚持“就业是民生之本”的理念,立足市域产业实际,确立了“产业发展为基础,搭建平台为载体,完善机制为关键,促进就业为目标。致富群众为根本”的就业工作思路,提出了三年建成充分就业市的奋斗目标.着力破解就业难题。今年全市规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2364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3%:失地农民实现就业13704人,就业率达84.4%: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22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比上年同期降低0.7个百分点,城乡充分就业正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社会主体层面上直接表现为农民身份向市民身份的嬗变和转型。基于此背景,结合对某地区失地农民的120份调查问卷分析,从失地农民主体角度探讨他们对失地农民这一强制性身份的认同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工作和收入、城市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等3个因素最终影响着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其中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工作和收入、城市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对失地农民身份认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且由大到小影响着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失地农民的安置和补偿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致使文化素质不高、劳动技能单一的农民在得到为数不多的征地补偿款后生存和生活都面临严峻的挑战。现行的失地农民补偿和安置措施存在诸如补偿标准低、分配不公平、安置不妥当等问题。解决失地农民的补偿和安置问题应采取积极措施,走一条“先保障、再补偿、培训就业”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7.
6月16日,安徽省政府出台文件,就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意见。据了解,该省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凡被征地时年满16周岁且未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被征地农民,均可自愿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  相似文献   
8.
为确保失地农民失地不失业、不失利、不失权,近年来,平昌县委、县政府始终按照“合理配置资源、科学规划分流、分类指导就业、促进全民致富”的要求,积极探索失地农民的就业门路,力求变富余劳动力为社会生产力,变人力资源为人力资本,使全县3832名适龄失地农民顺利地走上就业之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失地农民规模越来越大。这部分失地农民面临着就业形势严峻、身份地位特殊等现实发展困境,再加上农民在整个社会阶层体系中的弱势地位、制度缺陷以及守旧的就业观念等发展瓶颈,致使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严重受阻。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失地农民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顺利实现生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民失地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六盘水失地农民的现状入手,分析失地农民的成因及存在问题,提出政府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应坚持公平公正和群众利益至上的原则,积极推进土地产权和征地制度的创新、社会保障和就业制度的创新以及农村基层民主与法律制度的创新,给失地农民以公平的国民待遇、完整的土地财产权和自由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