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88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420篇
社会学   46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喻在文学作品中的审美价值有:形象美,情感美,新奇美。  相似文献   
2.
比喻的视角出发研究英汉“人体器官及部位”词语 ,可见英汉语言存在着大量的体喻 ,它们或是喻义相同 ,喻体不同 ;或是喻义不同 ,喻体相同。受历史渊源、文化背景、宗教信仰诸多影响 ,英汉体喻各具民族特征和民族精神。体喻研究 ,是对语言修辞、语言心理、语言文化的学习 ,也是对人体、人类的一次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3.
比喻是人类语言中一种最有力的手段,在这些奇妙的比喻中,数字词语比喻更是独领风骚.本文从智慧、德行两个方面来对数字词语比喻的喻义、用途、及其折射的文化现象进行了讨论.试图用生动鲜明的例词来说明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以数字为链的词语比喻使得词语的喻义更俱特色,也更通俗易懂,易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而且,大量的数字词语比喻来源于人们所熟悉,历史上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或传说,所以易为人们所记忆和传播.  相似文献   
4.
《华夏少年》2007,(9):61-63
简快小子(背着手在教室里走来走去):这个布小丁最近跑哪去了。听说他好像作文越写越好了,还总是被老师夸。哼,他那点本事还不是我教的,现在可好了,连个人影也看不到了。他……  相似文献   
5.
个性化原创比喻构成翻译的难点甚至盲点。结合纽马克的翻译思想,通过挖掘比喻修辞的深层特点,即本体、喻体之间的相似性来考察《围城》英译本的得与失,我们看到,译者既要充分调动自身素养,又要关照相关读者的理解水平和想象力,既给他们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又要防止思维空白的产生,以确保比喻的认知功能与美学功能的有效传达。  相似文献   
6.
比喻性习语在英汉语言中大量存在,但由于两种语言反映的文化不同,使得英汉习语在比喻形象的运用上存在明显差异。文章介绍和比较了三种喻体在各自习语中的使用情况,并提出只有了解和掌握英汉比喻中的这种文化差异,才能在跨文化交际时准确无误地传递隐含在语言里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7.
《围城》比喻的审美文化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秀芝 《学术交流》2005,(6):147-149
钱钟书《围城》中的比喻艺术之所以精湛,不仅因其丰富多彩,更因其意蕴深邃。它蕴涵着汉民族丰富的审美文化意蕴:精警的隐喻结构与通脱的哲理内涵,虚实相涵的哲学理念与相反相成的辩证统一,具象的思维方式与“立象以尽意”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8.
高考作文在全卷中占据“半壁江山”这话一点也不夸张。据统计,每年因作文成绩不理想而与大学失之交臂的考生不在少数(20%的考生因为作文写不好而落榜)。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实施,意味着高考作文面临“大革命”。在此我就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谈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9.
我国翻译目前正处于第四次翻译高潮,已经走出了传统翻译研究的阶段而成为一门跨学科、跨领域的独立学科。翻译己不仅被视为一种符码转换的文本活动,而被视为一种社会行为,一种文化间的交流与传通活动。  相似文献   
10.
李贺和比喻     
李贺的比喻和一般比喻差别很大,他经常颠倒喻词和被喻词之间的关系,给人带来震撼。这种比喻方法,不仅表现了李贺心中万物平等的思想,也展现了迥异现实的另一世界的景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