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3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3篇
社会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伍尔夫所生活着的年代,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她是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致力于批判现行的思想和维多利亚时代前辈的传统。例如女人的权力,还有家的布置设计的一些问题。从一开始家庭就是一个特别的焦点,重新装饰家庭内部,创造一个宽松有生机的空间,来激励创新和自由的思想。质疑夫妻双方的领导权,作为社会组成的单元。  相似文献   
2.
作为英国意识流小说的主要代表人物 ,伍尔夫在创作及理论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她认为客观真实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 ,主张通过表现人的意识的流动来反映生活 ;她眼中未来小说的理想模式是一种诗化的小说 ,表现非个人化的、宇宙和人类的命运。伍尔夫的重要作品《到灯塔去》、《海浪》等都是她的小说理论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3.
英国小说家伍尔夫的《达洛卫夫人》和中国小说家残雪的《吕芳诗小姐》,都强调身体与精神的抗衡,并视之为人性的矛盾,但两个文本在自然、观念、社会三个层面上具体表达的身体性,彼此又相互矛盾。《达洛卫夫人》保留了性别事实,重新建立了愉悦化性欲;取消了身体的抽象普遍性,建立起身体的个体性;构建了无边界、有存亡的身体结构,将身体的意义最终归于精神。其蕴含着伍尔夫视身体为手段的倾向。与此相对,《吕芳诗小姐》则取消了性别事实,重建了激情化性欲;取消了身体的个体性,试图建立身体的深层普遍性;建立有边界、无存亡的身体普遍结构,视身体意义为身体本身。其表明,残雪把身体看作是一种目的性存在。《达洛卫夫人》与《吕芳诗小姐》互为正反命题的两种身体性,构成二律背反关系,体现出现代语境下身体审美化和身体生命化在差异中的并存。  相似文献   
4.
意识流小说家对音乐的借鉴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弗吉尼亚·伍尔夫更以其对音乐的特殊理解力,为自己的文学作品营造出一个完美的音乐空间.伍尔夫创作的作品对音乐的借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运用语言时关注词语自身的节奏和韵律,二是借鉴音乐作品的形式为其作品构筑一个依存之所.后者到目前为止尚未被人们充分认识.以其代表作<到灯塔去>为例,剖析音乐作为形式要素在伍尔夫意识流小说中所起的作用,并凸现其背后隐含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该文选取了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8226;伍尔夫的长篇论文《一间自己的房间》,试图借美国马里兰州大学比较文学和女性研究中心教授苏珊&#8226;S&#8226;兰瑟的思路,将社会身份的声音和叙述形式的声音联系并结合起来,从叙事声音的角度切入,分析其背后所反映的现实中女性主义的声音,并借此梳理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6.
作为意识流小说大师的弗吉尼亚&#183;伍尔夫已被学术界广为研究与认可,但作为女性写作和女性主义批评先驱的伍尔夫仍待进一步研究。通过分析伍尔夫的《达罗卫夫人》的创作手法,指出其意识流手法契合主人公克拉丽莎的心理特征,从而疏离了主流写作传统,达到了一种解放的自由境界,是女性创作的典范;而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屋子》是最早的男性作者笔下的关于女性人物和女性作者写作的探索,乃女性主义批评的源头。同时,伍尔夫战前为妇女投票权的努力及作为“女性合作协会”参与者的行动激发了人们对女性社会地位的诸多思考。  相似文献   
7.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文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开山鼻祖。她的女性文论影响并启发了其后各个时代和流派的女性主义者。伍尔夫的女性主义同样具有开创性的价值,与她的女性主义文论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该文通过对女权主义运动和伍尔夫的女性主义的考察和分析,论述了其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源起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9.
作为女性主义的代表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对传统的叙述模式进行了颠覆,将女性主义思想揉和在新的叙述模式中,并进行了一系列新的试验和尝试.其代表小说<到灯塔去>的创作,采用了意识流手法,大量使用自由间接引语和多重叙事角度等多种叙事形式,体现了女性主义精神和立场,旨在彰显女性身份,发出女性的叙述"声音".  相似文献   
10.
《幕间》(Between the Acts,1941)作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天鹅之歌,体现出作者在生命晚期和战争的特殊年代关于存在与艺术的矛盾的哲学思考.存在是矛盾的,两性冲突与战争的威胁并存,波宅笼罩在死亡阴影中.艺术是矛盾的,露天历史剧的作者兼导演拉特鲁布女士诅咒自己成为观众的奴隶而要去创作没有观众的戏剧.而存在与艺术之间更是互相矛盾,露天历史剧既以戏仿等艺术特权颠覆着父权历史,以狂欢化舞台自嘲人类"饭渣、油渣和碎片"般的现实存在,但同时又成为存在的动力和希望,促使人们从离散走向团结.纵使战争必须发生,存在必然遭受毁灭,艺术仍将永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