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41篇
  免费   468篇
  国内免费   50篇
管理学   3286篇
劳动科学   155篇
民族学   268篇
人才学   324篇
人口学   113篇
丛书文集   3381篇
理论方法论   570篇
综合类   8549篇
社会学   757篇
统计学   1556篇
  2024年   124篇
  2023年   346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314篇
  2020年   280篇
  2019年   252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325篇
  2016年   404篇
  2015年   534篇
  2014年   1224篇
  2013年   1019篇
  2012年   1246篇
  2011年   1411篇
  2010年   1420篇
  2009年   1061篇
  2008年   1128篇
  2007年   852篇
  2006年   879篇
  2005年   901篇
  2004年   828篇
  2003年   897篇
  2002年   794篇
  2001年   842篇
  2000年   644篇
  1999年   251篇
  1998年   147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梁成艾  黄旭东  陈俭 《东岳论丛》2019,40(11):150-161
为充分彰显中国职业农民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体作用和示范引领效应,应科学借鉴德国职业农民十分重视发展内涵与成长轨迹的重合、发展质量与人文环境的交融等成功做法,努力吸取德国职业农民专业化发展愿景谋划不深、专业化发展进程持续乏人等失败教训,从强化职业农民专业化发展之顶层设计、优化职业农民专业化发展之组织保障体系等方面来提升中国职业农民的专业化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
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将劳动力转移、农业技术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联系起来思考,可以具体地考察劳动力转移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文章以农业技术水平作为门槛变量,选取2009—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泰尔指数测定城乡收入差距,以劳动力转移作为核心解释变量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得出劳动力转移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转移可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且该影响具有单一门槛效应.在农业技术水平较低时,劳动力转移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收敛效应较小;当农业技术水平越过门槛值达到较高水平后,劳动力转移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效果几乎增加了一倍.此后,通过替换解释变量泰尔指数为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替换核心解释变量农业技术水平为农业生产效率重新建立面板门槛模型,发现上述结论仍然成立,其检验结果具有较强的稳健性.文章将农业技术进步、劳动力转移、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三个重要变量纳入同一模型框架中,在加深劳动力流动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一视角的研究的同时,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4.
随着社会的发展,设计已经融入了到我们的生活的每一个环节,设计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小到单个物件,多到大的空间、商场,都离不开设计。而设计给生活带来了美丽,带来了便捷,但也伴随这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人类在影响这着自然环境。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和作用。从工业革命后,加速了资源、能源的消耗,并对地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人类与环境的发展出现了不和谐的因素。工业设计的商业化,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在这种情况下,设计者们不得不思考自己的职责和对社会的责任。绿色设计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加快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有着重要性和紧迫性,当前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承保面狭窄以及险种不全、农业保险人才数量和质量均欠缺、农业保险相关业务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通过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完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建立农业再保险机制、提高农业保险的人员素质和积极开发新险种等措施,有利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研究"小农"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当代农民的行为,在中国传统农村的小农经济正处于新农业的发展趋势之下,笔者希望在这一背景下重释中国的"小农"传统,以供与学界共同交流。笔者通过对广西甘甲村的实地调查,结合个案访谈所得资料作为支撑,试图重新解读当代的"小农"。社会发展至今,中国的"小农"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结合笔者长期对农村实际的了解,以及对广西甘甲村的实地调查。笔者试图将当代"小农"归纳为:一、自给自足且相对保守的小农传统;二、趋利避害且具有创新能力的时代精神;三、相对独立且具有合作意识的"小农"群体。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3月29日,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第二届中原智库论坛在郑州召开,来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中共河南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河南省政府研究室、河南省科学院、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共三门峡市委、中共林州市委的有关专家和领导80多人出席论坛。  相似文献   
8.
乔坤 《职业》2015,(10):219
绿色建筑在当前的建筑施工当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建筑形式,绿色建筑的核心环节,绿色建筑的施工当中,一定要对碳的排放量进行严格的控制,这就使得相关的施工人员一定要注意建筑材料和设备的使用,同时也要促进建筑行业的转型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对能源的消耗,促进能源的合理使用。本文主要探讨了绿色建筑与纸蜂窝墙板应用,希望能够给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能源稀缺等问题日益严重,低碳技术创新已成为实现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因此,基于有限理性的演化博弈理论构建双寡头工业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决策选择的演化博弈模型,借助复制动态方程得到不同情形下的系统演化稳定性,进而利用数值仿真工具从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的不同视角探究了工业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决策的问题.演化结果表明:低碳收益、成本牵引等内生驱动力的增加可以有效促进工业企业向低碳技术创新方向演化;一定范围内的补贴机制、惩罚机制等外生驱动力对工业企业低碳转型升级的激励效果最大,但当外生驱动力超过某一阈值时其促进作用不再显著.因此,企业应该加大科研技术投入,有效改变企业生产方式,提高低碳企业数量,建设有利于整合内生动力优秀资源的企业联动机制;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市场创新激励补贴机制和惩罚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
周文化作为中华农业文明的源头,对后世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周文化旅游资源的视角出发,提出了以农业文明旅游、文物资源旅游、经典旅游为特色的开发构想,就如何挖掘周文化资源实现其文化价值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陕西特色旅游开发提供新思路,为陕西全面发展增添新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