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3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4篇
综合类   33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3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杨琪 《现代交际》2012,(8):50-51
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点内涵十分丰富.它是社会政治哲学、道德哲学所探讨的核心问题之一.当今社会,随着经济水平的高速增长和效率的提高,公平相对被忽视,社会矛盾多元化、复杂化并呈现蔓延趋势.与自身实际相结合运用与发展马克思公平正义观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2.
<正>公平既是领导的职业道德,同时更是其工作的现实诉求。因为一旦下属感觉到不公平,就会满腔怨气与牢骚,无法安心工作,严重的甚至会在不公平感的驱使下进行破坏与报复。因此,为了公平起见,领导在工作时要避免将个人的偏好带进去,要同等甚至完全均等地对待每位下属。就像有些领导说的那样:"下属都希望  相似文献   
3.
劳务派遣是近年来一种新的用工形式,它为许多企业所采用,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得到迅猛的发展,尽管它有一系列的优点,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由于不能很好的对劳务派遣员工施行激励,导致劳务派遣员工较低的企业认同感和归属感,较低的组织公民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本文认真分析劳务派遣员工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着重从公平理论以及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来研究对劳务派遣员工的激励问题,从而对如何激励劳务派遣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型国有企业中的双轨制运行组织,分析组织的结构特点,基于公平理论,深入剖析双轨制运行机制所导致的员工公平感缺失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双轨制运行组织中的员工关系策略。  相似文献   
5.
共同富裕构成了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本质要求;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构成了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基础;效率和公平的辩证统一是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基本特点。这是我国的主流公平观。但面对不同公平观在现实中的交锋和冲突,在明确建立并弘扬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同时,注意吸收和借鉴西方几种公平观的有机成分作为参考,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关注员工的满意度是对员工进行有效管理的新思路。薪资水平是决定员工满意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而公平是员工获得薪资满意度的基础。由分配公平、程序公平、组织公平而产生的薪资满意体验,可以帮助员工增加对组织的投入,提高组织的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7.
反倾销成本与反倾销收益的权衡是国内企业反倾销行为选择的依据。基于角色理论构建了企业反倾销行为的收益矩阵和期望收益函数模型,并进一步分析了存在主导企业和不存在主导企业两种市场格局下国内企业反倾销行为决策方案的选择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入公平理论对企业决策方案进行横向和纵向公平性识别。研究发现:反倾销成本、反倾销收益及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反倾销申诉概率等因素制约企业最终的反倾销行为决策,两种市场格局背景下国内企业有13种反倾销行为决策方案;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机制,可以有效规避企业间因不公平而采取的“报复”行为。  相似文献   
8.
服务补救模型的构建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的特性决定了服务失误不可完全避免,服务补救对于企业进行服务失误管理以及重新获得顾客忠诚有着重要意义。首先对归因理论、公平理论以及关系品质在服务补救中的运用作简要分析,然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服务补救模型,最后提出企业实施服务补救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型企业不断涌现,给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知识型企业有其独特的特点,如何把这些优势特点整合起来,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知识型企业中知识应用效率的高低,它直接地影响着知识型企业的竞争优势作者介绍了过程公平理论,并且构建了一个在这个理论指导下的知识型企业资源整合的模型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公平理论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槐生 《中州学刊》2006,1(3):12-14
邓小平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将公平视为社会主义本质性的东西,十分重视和高度关注改革、开放、建设中的公平问题,作了大量极为深刻而系统的论述,包括公平的前提条件、公平的事前规则、公平的事后规则、公平的调节机制、公平的终极目标,形成了完整的公平理论。这一理论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