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28篇
综合类   55篇
社会学   49篇
统计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小刚对中国当代电影最大的贡献是在商业电影的实践探索上。在他众多的商业电影创作中,喜剧电影是其中既取得商业成功又具有巨大文化影响力的电影类型。以类型电影的文化仪式框架思路来研究冯小刚的喜剧电影,很有必要。对宣泄的文化功能的清晰认知是冯小刚喜剧电影的类型要素建立、成熟并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并成为观众认可其喜剧电影的标志。随着新世纪以来社会文化矛盾的转变,冯小刚的喜剧电影也在试图进行一些类型调整,但其中的局限性也体现出来。从类型电影的角度研究冯小刚喜剧电影,将其作为中国当代喜剧电影类型的一个重要个案,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将中国当代喜剧电影的类型建立、类型特色和类型未来揭示出来。  相似文献   
2.
马勇 《决策探索》2014,(3):81-83
有关《私人订制》的争议已渐冷却,而冯小刚依然是热门话题。他导演的马年春晚,让万众瞩目,也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冯小刚一直努力走在国际化道路上。  相似文献   
3.
张临军  王娟 《劳动世界》2016,(10):76-77
《少年班》是2015年最火的电影之一,很多人还不知道,其中的故事并非虚构,而是来自西安交大94级少年班建筑学系学员肖洋的亲身经历。当年为引起女生关注,他当上了摇滚乐队主唱,又想当导演;从德国学习编导回国后,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虽然数年前暗恋的姑娘已经不喜欢了,但电影却依旧是心头挚爱。于是,他辞职拍广告片,偶然被冯小刚发现并为其剪辑《非诚勿扰》。他还为陈可辛剪过《中国合伙人》、为韩寒剪过《后会无期》,最终成为电影圈炙手可热的“金牌剪辑师”!  相似文献   
4.
十多年来,从《甲方乙方》到《一九四二》,冯小刚的电影或风生水起,或载沉载浮,虽算不上有口皆碑,但品位绝对不差.观众几乎对冯小刚导演的每一部影片部充满了期待.《私人订制》公映后,笔者也迫不及待地走进了影院观影时,也情不自禁地笑了好几阵观影后,心情平静,感觉正如冯小刚自己所言,这是一部“随便拍的电影”,无用多费唇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发生了出入意料的变化.首先,这部“随便拍的电影,一个星期卖了四个亿”;然后,一些影评人对《私人订制》“不依不饶”;最后,冯小刚对某些影评人“口无遮拦” 影评人和电影导演恶语相向、势同水火,不知他们自己是否意识到有辱斯文,但笔者作为观众的确觉得尴尬甚至痛心.  相似文献   
5.
嫁狗随狗     
徐帆 《可乐》2010,(10):26-27
冯小刚属狗,人也特别狗,嫁给他是我万没料到的。第一次领教他的狗脾气,是刚和他认识时。那是一个冬天,他在姜文执导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演戏。那时,我在剧院排《阮玲玉》,中午刚排练完,就接到他的传呼。他说拍戏很冷,想吃点儿热乎的东西,让我送到现场。  相似文献   
6.
雷传桃 《女性天地》2010,(10):16-18
7月22日起,《唐山大地震》在全国各大影院公映,无数观众洒下了真情泪。这部电影的成功离不开编剧苏小卫的努力,她说,她之所以受到导演冯小刚的赏识,全是源于丈夫霍建起给予她莫关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7.
试为冯小刚所导演的电影中最基本的喜剧策略做出"讲段子"的概括和命名.并从当前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冯小刚电影的故事框架、叙事手法、语言风格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证明,并对这种策略的电影本体意义和文化意义作了不同程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冯仑  阎广鸿图 《可乐》2011,(7):66-66
世界上有两种人生,第一种叫过日子,95%的人在重复这种人生,每天你不讨生活就得饿死,这是社会的绝大多数。但还有5%的人过的是第二种人生——挑战命运,创造生活,改变自己的未来。这些人进入另外一个气场,衡量他们的是非标准也不大一样。比如冯小刚今天下了班没陪老婆孩子,  相似文献   
9.
彭贵川 《天府新论》2008,(5):136-138
对<集结号>的细读,不难看出,<集结号>吸引人的不是靓丽的明星,也不仅仅是逼真的爆炸特技场面,而是一群为共和国牺牲的普通士兵的生与死、荣与辱.<集结号>揭示了平民英雄在战争中表现出的勇敢来自人精神的升腾,这种升腾的精神弥补了人肉体的脆弱,焕发出一种超越个人力量的状态.它唤醒了被市场经济浪潮掩盖的渐行渐远的崇高,探索了普通人生命活动历程的苦难与生存的艰辛.<集结号>启示我们:中国战争大片能够对人性、对平民、对普通英雄有巨大的人文关怀,用真诚守望人生.  相似文献   
10.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十年转瞬即逝。对于过往的时光单元,总会让人产生回顾与展望的欲望。这十年,是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十年;这十年,也是中国迅速融入世界可圈可点的十年。十年,我们在和平崛起的过程中,感受着科学发展的强劲动力。十年间,有太多的喜悦,也有刻骨的伤痛;有扑面而来的文化风潮,也有千古魅力的古典光芒;有利刃反腐,也有亮剑除黑……十年,有多少梦想照进了现实,又有多少现实让我们产生了更多的梦想。这些现实将在下一个十年切入梦想,坚定地、全神贯注地探寻与追索这个国家的前途,这个民族的命运,以及这片热土上的民主、进步、正义与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