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13篇
民族学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56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产业集聚一直以来都是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新古典经济学派创始人Marshall提出,产业集聚的根本动因在于获得外部经济,即同一产业内厂商的集中布局和专业化分布,可以有效提高集聚区域内厂商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以Krugman等人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将"冰山"运输成本等空间因素纳入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产业空间集聚研究获得快速进步。但大量文献主要以工业或  相似文献   
2.
城乡产业转移是城市某些产业向乡村转移的现象或过程。借助北京市四大功能区的区域划分方法,本文对北京市城乡产业转移的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构建区位商模型分析了2001—2010年间四大功能区内各产业门类的区位商变化,探讨了北京城乡产业转移的现状进程,并据此对北京未来的产业转移走向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2010年1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正式被国务院批复,标志着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是我国第一个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地区发展战略。规划批复四年以来,示范区的各项事业正在蓬勃发展,在向着预定目标迈进。文章基于《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和《2013年安徽省统计年鉴》的数据对皖江城市带各城市的区位商进行了实证分析,经计算得出各城市的优势产业组合,并据此提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进一步更好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城市群工业集聚水平的提高能够提升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水平.文章通过运用区位商和工业集聚水平增长指数对中国十大城市群工业集聚水平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运用城市群工业集聚空间自相关分析对中国十大城市群工业集聚空间格局合理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影响中国十大城市群工业集聚水平;且工业集聚水平及发展趋势有明显差别,具有区域差异性;城市群工业集聚空间格局合理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产业结构的定量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目前江西经济正处于腾飞的阶段,但与周边省份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为有效地缩短这种差距,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的崛起,需要优化江西省的产业结构,实行具有江西特色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时点数据,使用区位商这一指标对福建省整体及其内部9大地市的工业产业部门进行衡量和比较,得出产业集聚的差异性和各地区行业的优势产业也呈现出沿海-内陆的特征;各地区具有集聚优势产业部门和当地资源禀赋、历史条件密切相关,但是地区具有优势产业的部门单一,时抵御经济风险不利;各地区的优势产业雷同,容易产生共同争夺有限资源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对民族地区交通经济带进行研究.全文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化发展程度、城镇布局的合理程度、民族文化的凝聚作用四个构成要素上,对构筑恩施州交通经济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构筑思路,认为恩施州可以形成沿路型和沿江型两条交通经济子带.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集聚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 EG 指数和区位商对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的总体集聚水平和各地市的相对专业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并检验了区位商的统计显著性。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的空间分布在总体上呈现出集聚发展的特征,有5个地区(广州、深圳、珠海、中山和佛山)的专业化水平大于1,其中广州、深圳、中山和珠海的区位商具有统计显著性。  相似文献   
9.
王平 《社科纵横》2007,22(1):10-11
本文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计算西部民族地区工业中资源产业的区位商和结构变动系数,指出了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业优势产业,并与地区资源禀赋情况进行了对比。在确定地区优势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计算了优势产业的结构变动系数,分析了优势产业份额的增减变动情况。综合分析发现,西部民族地区的资源储量与工业产业结构存在密切关系,并且其结合程度在不断加大。西部地区将资源利用于其经济发展,发挥优势的过程中不断找到了结合点,但也有一些地区对优势资源未能充分利用,西部民族地区应该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水平,更好地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指标选择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该地区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总产值中所占比重方面的比率。根据区位商的概念,本研究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省际差异研究》(王山河)中的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