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95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27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华北村落的人类学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讨中国社会组织原则时 ,将华南的宗族研究范式与华北的满铁研究传统结合起来 ,可以形成一条行之有效的学术实践路线 ,这就是追踪调查再研究模式。它所具有的学术魅力在于 :(1)方法论上 ,确立了一种将不同研究传统结合起来的研究取向 ,即追踪调查再研究模式 ;(2 )与国际汉学人类学界接轨 ;(3)考察村落社会文化变迁的原委 ,洞悉社会转型期的实质 ,对处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华北村落社会提供一场人类学个案解说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学术界一致认为,日本侵略者在1938年10月已将军事进攻的重点由国民党的正面战场转移到共产党的敌后解放区战场。本文则指出,华北日军对共产党的华北敌后解放区战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到1940年8月百团大战之后,华北日军才真正认识到战争的主要对手是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并把军事进攻的重点指向共产党的华北敌后解放区战场。  相似文献   
3.
华北"土改"运动中的贫农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华北土地改革运动中,贫农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由于贫雇农在党的阶级等级序列中的至上地位,贫农团成为“土改”期间村庄社区的最高权力组织;由于贫雇农内部的等级区分和利益争夺,贫农团又形成了狭隘、封闭的权力性格,成为村庄秩序和道德的破坏力量,并促使“土改”领导者对其加以限制和取消,贫农团也因此最终退出村庄政治舞台。  相似文献   
4.
《管理科学文摘》2012,(30):116-116
“紫竹院”本是明代的一座庙宇,为“万寿寺”之下院。院后是源于玉泉山翁山泊的古河道一南长河。清乾隆年间疏通河道,整修苏州水街,因庙中供奉观音,遂改名为“紫竹禅院”。后为便于帝后在此乘船途中休憩,在院之西侧增修行宫,隶属内务部管辖。清光绪十一年重修,改名为“福荫紫竹院”。海淀区政府1992年公布其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随着政治实力的消长,各派势力像走马灯似的纷纷粉墨登场,其政策也一直处于频繁的游移与兴废之中。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华北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就处于一种极度不稳定状态,而租佃制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弊端、农地的细化分割现象、农民离村多年后返村重新确认地产以及频发的自然灾害等因素直接导致了华北乡村土地纠纷的大量出现,这不仅折射了民国时期的土地经济实态,同时亦是华北乡村土地秩序的纷乱之源。在处理华北乡村土地纠纷、维系土地秩序的过程中,契约习惯具有重要作用,其所具有的特殊约束力不仅能使土地秩序自行调整,而且还可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纷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土地秩序的较为稳定的格局。但契约习惯并不是万能的,当其无法维系土地秩序时,要使土地秩序免于纷乱、重新达于稳定,就必须求助于法律、依靠法院来裁决,而且这种裁决常常是强制性的。实践也证明,法院裁判在强制重构土地秩序以及稳定社会秩序方面的确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山西老年》2009,(3):38-39
刘江山西和顺县人,1918年7月出生,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胜利报》《晋察冀日报》《华北日报》《新华日报》记者、编辑、通采科长、编辑部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太原日报》总编辑、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台长兼总编辑、山西省广播  相似文献   
7.
联姻家族之间由于女人的流动存在着一种阶序性关系,这种关系划定了不同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确保了姻亲关系对生活的支持功能.阶序是一种秩序原则,为关系双方在交往时所遵从.这种阶序性关系与辈分、年龄无关,通过一系列生命仪式建构起来,同样也体现在这些生命仪式之中.两个联姻家族之间的阶序性关系只是局部的和暂时的,其逻辑不是不平衡的,相反它的存在正是为了平衡,只是这种平衡是不对称的、是动态的而已.两个联姻家族之间的平衡性是一种"不对称的平衡性",但这种不对称的平衡性恰恰是姻亲关系难以与血缘关系相比肩的根本原因.由于父系社会的宗族始终以男性的血缘传承为线索,而姻亲关系自身却具有多向性以及代际相延的短暂性,这决定了它始终无法与宗族在观念上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8.
侵华日军为了封锁、扼杀华北地区的抗日根据地,除在长城沿线、晋东北、冀西大规模制造了"无人区"外,还在山东省和晋中、晋西北及河南省等地制造了大大小小若干块"无人区".在制造"无人区"过程中,日军实施极其残暴的"三光作战",不仅使"无人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到了空前灾难,而且使当地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遭受到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和破坏.  相似文献   
9.
市场的扩大是经济发展的动力.1895~1936年,在市场的推动下,华北商业性农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其中,家庭养殖业的商品化程度在华北农业近代化过程中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0.
市镇社会变迁是市镇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尚无研究成果从商会会员这一角度进行研究。文章以存留至今的华北铁路沿线市镇商会档案为中心,通过对1904—1937年间华北铁路沿线市镇商会会员数量与行业、来源与身份、商会会员与市镇社会变迁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等多项内容的考察,试图为更深入微观地从市场个体身份以及组织建构来把握区域市场网络和乡村社会变迁这项研究奠定一个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