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0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语义含糊性的社会生活、思想感情和个人事业方面的基础,继而探讨了由此而迫使她去寻求如何在诗中隐藏、掩饰她的感情和思想,如何把它们包含在她的词汇和句法之中.因此语言成了狄金森思想感情的密码、符号和面具.诗歌语义的含糊性实际上是狄金森一种自觉的策略.正是这种含糊性,读者才得以在广袤的想象空间驰骋.  相似文献   
2.
交叉质询是目的指向和任务驱使明确的交际过程,也是语言使用者不断做出语言选择的过程,这一过程受到元语用意识不同程度的指导和调控,这些指导和调控因语言使用者的风格及社会利益不同而在语言结构层面留下痕迹,而这些痕迹往往能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产生语用含糊。文章以交叉质询为语料,采用例证法和认知语用学的相关概念,从元语用的角度,分析语用含糊这种交际策略的语言表现手段,以及这些表现手段所具有的元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3.
商务英语信函写作中的语用含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写作商务英语信函时必须准确运用语言 ,以免对方误解 ,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然而 ,恰当地利用语用含糊 ,经常能够产生积极的效果。在商务信函交往中 ,语用含糊的使用可以实现以下策略 :礼貌策略 ,自我保护策略和要约策略等。这些策略的实施有助于交易双方完成有效的商务交易  相似文献   
4.
语用模糊本来只是一种语言现象,但当说话者根据交际需要有意识地对语言的选择进行操纵时,便成了一种语用含糊策略。在商务谈判中,语用含糊策略的使用有助于缓和矛盾,推动交易的达成。  相似文献   
5.
选取<静静的顿河>中主人公葛利高里@麦列霍夫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语言进行分析,重点论述了带有乡土味的比喻、语言中体现内心活动、语言反映立场的含糊等几个问题,从而说明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有助于塑造个性化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6.
语用含糊在语言交际中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语用含糊策略是在言语交际中经常被使用的话语策略之一,对于交际参与者来说具有积极的交际意义;指出语用含糊不仅可以提高话语的灵活性,也可以加强话语的适合性,恰当的语用模糊可以创造出十分恰当的语言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语言的模糊性和言语中的笼统和含糊的对比,找出三者之间的区别。试图说明语言的模糊性和言语表达中的笼统与含糊实质上是两个不同层面上的性质。在言语活动中对三者加以区别并适当运用,可以更好地完成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模糊语言学的发展,语言的模糊性已经被大多数语言学家承认为人类语言的重要属性之一。但是,模糊语言学是以静态的角度研究语言的模糊现象(吴亚欣,2006)。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所以我们还要从语用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本文探讨了现代汉语中的语用含糊现象,主要分析了语用含糊在现代汉语中的表现层面以及它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9.
语用含糊是日常言语交际中的普遍现象,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是有必要的。何自然先生指出语用含糊并不是人们交流中产生挫折、沮丧和焦虑的原因,语用含糊都是人们日常交流的一个好帮手。兹在证实这种现象在口头交际中的积极意义以及进一步阐释它在日常交流中的积极效用。语用含糊的元语用意识、"省力原则"以及"反威胁面子行为"都证实了语用含糊的积极意义;说话人、听话人以及会话都是含糊的受益者。  相似文献   
10.
被誉为意象派诗人的前驱的艾米莉@狄金森是一位独特、超前的美国女诗人.她一直被认为是一位神秘的诗人,她与世隔绝的生活和极具个人特征的诗歌引起评论界最异乎寻常、稀奇古怪和含糊不清的解释,她的读者也因诗歌的晦涩难懂而陷入迷惑与误解中,而理解狄金森诗歌的困难主要是她的隐晦艺术造成的.对此,我们应从艾米莉@狄金森关于隐晦艺术的诗学理论着手,分析诗歌技巧上的隐晦:洗练的意象、不规则的语法和韵律、含糊的射影、特殊的修辞风格,全面论述狄金森诗歌的隐晦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