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94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58篇
社会学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先生认为,儒学的理论结构包括心性的、社会的、超越的三个理论层面,与之相应的有"仁""礼"""三个基本范畴。社会的理论层面的"礼"从形式上来说是指礼仪,从实质上来说是指伦理关系的等级差序原则和道德情感等精神内涵,从功能上来说是个人的行为规范和治国工具。心性的理论层面的"仁"是儒学道德观念系统的基础,表现为仁义礼智信的德性和忠孝信义的德行,其根源在于人性本善,人们只有通过道德修养才能不断提升道德境界、完善人格。超越的理论层面的""是内化于人的道德本性中的可以被人认知的、体验的对象,它是在生源头处偶然相值而形成的气禀,注定了人生的必然遭际,不是某种外在超越的既定"安排",因此,儒学回应的基本态度是不因超越的运之必然而改变自己所应有的道德实践原则、方向和努力。遵循物理科学地生活,遵循伦理道德地生活,在人生实践中追求完美人生。  相似文献   
2.
在调研工作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领导所布置的调研题目并不十分理想,有的甚至“有误”。如向上级汇报准备材料,领导交待的调研范围与其要听取的情况存在着某些“缺口”;为市里召开会议做准备工作,授予秘书人员的调研任务题目“过窄”,忽视了不应该忽视的内容:还有为领导撰写会议材料,所受之“”反映的不是本地最突出的问题等。那么遇到这些情况该如何对待呢?  相似文献   
3.
试图通过字形、字义分析和思想史的追踪,阐述“”的原始意义,并由此出发梳理其在先秦时代的引申和流变,展示其丰富的思想史意义,阐明其所担当的政治正当性意涵及其所蕴涵的个体伦理使。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许谦关于理与气及其关系、鬼神天地之功用与造化之迹、天理之与气数之的思想以及对佛老的态度等方面来论述了他的宇宙观,认为许谦的宇宙观基本上是继承、发挥和改造了朱熹的思想,但又具有融合朱陆思想的倾向,并且是朱熹理学向王阳明心学过渡的中介环节。  相似文献   
5.
藏族法律文化跟其他文化一样,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其精华无疑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对于其糟粕,要对其加以法制化,使其能与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相统一,从而为民族的安定团结、国家的繁荣昌盛、和谐社会的构建再造根基。本文对藏族传统的刑事法律中的“赔价、赔血价”作了深入探讨,进而提出建议,希望能对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完善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许多研究孟子思想的人都认为孟子相信运。但是,孟子所信的是什么样的运,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通过具体考察,分析了孟子有关“”、“天”的言论,对孟子的运观提出了新的解释,认为孟子的运观非常复杂,实际上包含着层次不同的三种“”观和“天人关系”观。由于三种不同的“”观和不同的“天人关系”同时存在于孟子的思想中,因而任何把他的全部言论归属于其中的任何一种的努力,只能是部分的正确。  相似文献   
7.
藏族“赔价”回潮是近来关注较多的问题。围绕该问题所产生的研究成果均遗漏了对个体行动者情感维度的分析。文章以科林斯的情感能量理论为依托,通过阐释情感能量驱动个体决策的运作机理,展现藏族传统“赔价”仪式中产生的情感流和长期情感状态,认为在当前的刑事司法体制中,负载“自信”、“热情”、“成员归属感”等高端情感能量的符号性缺失是导致其功能不济与“赔价”回潮的重要原因。相比之下,注重情感效能的刑事和解将是一个可欲的替代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9.
《东岳论丛》2018,(2):35-41
孔子相信天对于人事具有主宰意义,认为德由天赋,天人之间存在良性互动,人通过德性可以致福,其理论本质为德或德福一致说。然而孔子落寞的一生却成为最好的反证:现实中人的德性善恶与其运臧否之间并无必然关联。由此导致孔子之后儒家天观发生重大转变,即由原来肯认德福一致的"德观"转而为坚持德福未必一致的"时观"。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的古史叙事结构中,傅说是仅次于伊尹的商代名相。然而傅说传说中存在着诸多矛盾和不合理的成分,例如傅说出身低微,在"以亲以贵"的商代职官体系中根本不可能登坛拜相;与傅说同时代或前后的商代著名政治人物,如巫咸、伊尹、甘盘等均见于甲骨文祀谱,而最为著名的傅说本人却在商代祀谱中不见踪迹;周初周公论史于武丁朝仅提到甘盘,不及傅说。这些传世及出土文献之间的矛盾并非流传已久而渐歧出那么简单。从战国时代有关傅说传说资料的基础上可以看出,以布衣为相的傅说故事是战国时代士人阶层的建构,目的是为士人阶层进入官僚体制创造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