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1篇
社会学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龚燕杰 《经营管理者》2009,(23):309-309
本文旨在探讨1853年到1855年前后的太平天国独创的日常生活单位——"馆"对太平天国统治区域内的影响以及对传统世俗家庭的瓦解状况。  相似文献   
2.
2019年春天,《流浪地球》以近50亿元票房、超1亿观影人次,成就了中国科幻影片的“高光时刻”。这部电影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以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博大胸怀,倡导全人类携手并进、共渡难关,诠释了中华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理念和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大道不孤,天下一家。”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以其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促进了世界文化的繁荣,推动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5.
元朝是辽宋夏金之后统一多民族中国又一个大一统政权,元朝为了对疆域内各民族进行有效的治理,以大一统作为国家建设的目的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 ,强调以"汉法治国",通过一系列祭祀活动来表达"天下一家"的民族思想,摒弃"华夷之辨"的民族思想,通过对儒家文化的认同来淡化"华夷"二元对立,上述与大一统实践有关的历史过程,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孕育与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元朝"天下一家"的思想不仅确立了其在中国统治的正统地位,而且实现了中国的政治一统.各民族在元朝统辖之下,经济、文化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联系空前加强,促进了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7.
《职业》2015,(10):10
《红灯记》里的李铁梅唱道:"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在那个革命的年代,共产党员天下一家的博爱情怀曾令无数人感动振奋。而关正世也是一个"亲戚"多到数不清的共产党员。他从不等"亲戚"上门,而是主动走到"亲戚"中间去,关心他们的休戚冷暖。真心关爱就业困难群众2010年6月22日,湖北省石首市中德合作的农业富  相似文献   
8.
张腾辉 《学术月刊》2012,(2):115-125
《周礼.冬官.考工》中所记载的"营国制度"是关于中国古代都城形制的重要文献。长期以来,学术界将"营国制度"文献中的"面朝背市"理解为建筑方位上的"南朝北市",这就和中国古代都城"北朝南市"的实际空间格局相背离。将"营国制度"文献原文及其注释还原到其应有的历史原境以后,发现"营国制度"原文及其注释经历了一个从人(君臣)到物(建筑)的演化过程。这一过程又与中国中古时期"天下一家"政治理念的生成与发展相契合。"营国制度"也由此成为"天下一家"意象空间创设的指导性文本与理想图式。基于"天下一家"理念及其空间图式,"营国制度"文献本身的意义不但获得更加深入的剖析,同时营国制度空间图式与现实都城空间形制之间的矛盾也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明德”一词始见于先秦文献中,但因强调其伦理内涵而未突出哲学的特质。以朱子为代表的理学家从《大学》中重新发掘“明德”,除接续经学家从道德伦理的维度解读“明德”内涵的模式外,在理学的范式下既精致地阐述“明德”须先“为己”,又分别从心、性两个方面论述如何“明”“明德”的问题。而对“明德”这一问题的关注,不仅是理学家深化其在理学论域内的哲学内涵,还是他们重构“天下一家”王道理念的政治需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