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7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唐时期,"枉矢"被认作是昭示动乱、灭亡的流星天象。截至北宋前期,史籍记载了17次秦末至唐代的"枉矢"天象,而这些记载中出现了发生时间的错乱、描述细节的出入、占辞事应的牵强附会等问题。对"枉矢"的解释,也从《史记》、《汉书》所见的两种,增加到了唐代《开元占经》等书中所见的数十种。其中部分可能是后人参考之前天象后的时事而修改、增加的。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当时人们之所以如此迷信"枉矢",是与汉唐之际阴阳五行为主的主流儒家思想、佛道等宗教神秘主义,以及统治者或有心人的有意推波助澜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2.
阴阳学说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思想史的角度看,阴阳哲学思想诸元素早已产生并蕴涵在"天象观测"和"生育崇拜"等人类早期的社会实践和理论体系中。在天象观测中,实际上蕴涵了后来阴阳哲学中的两个主要规律:"循环变化"与"往复消长";而在生育崇拜中,则蕴涵着"阴阳二元"形式的直接来源———男女二元。作为先秦天人关系转变之表征的"巫史传统",其存在为阴阳哲学的最终形成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汉长安城规划思想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长安城的营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城建规划思想不仅有对秦代宫殿的利用问题,也有取法天象的模式,北墙和南墙的曲折包含了对"北斗"及"南斗"文化思想的认识.在汉武帝大规模营建时期,由于城建思想的变化,使得汉城的布局模式发生了巨变.王莽时期受"复古"思想的影响,汉长安城南郊进入大规模修建礼制建筑的阶段.自始至终,城建规划思想一方面主要来自古礼,主要是周礼的影响;另一方面主要和阴阳五行天文术数思想有关.  相似文献   
4.
帝都中心论的文化承载──古代京都赋意蕴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帝王中心论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观念,与此相应,帝都中心论也就成为古代京都赋的重要文化承载。京都的地理位置应处于天下的中心,从而和天子在政治上的中心地位相协调。在中原建都的许多王朝,其京都赋都宣称它处于天下中心的地理优势。京都赋还把京都所在地域与天界的中心部位相沟连,通过把京都与北斗星相对应而证明它所处的中心地位及对四方的统辖关系。还有的京都赋从战略上着眼,渲染帝都所在地区山川形势的险要,以及它在军事上举足轻重的地位,以此证明帝都是天下的中心。  相似文献   
5.
章笕 《浙江学刊》2013,(1):178-182
天象与气候旅游资源具有观赏、体验以及形成适宜度假地等重要价值,然而依照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在进行旅游资源普查的实务工作中却发现入选该类资源数量很少,这一方面由于该类资源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和随机性,容易造成遗漏,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国标中该类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尚不完善,客观上缩小了其涵盖范围.本文以原有国标为基础,按照“从主、从用、从实”的分类原则,构建了天象与气候旅游资源分类体系,旨在为国标修订提供借鉴,并为该类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构建及气象信息服务建立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6.
作者搜集了部分中国古代文学中涉及的天文知识,分析了古代天文学对中国古代人民生活和生产的影响,同时对其进行辩证评析.  相似文献   
7.
文章根据古代文献记载的尧舜禹、夏商之际和商周之际的五星会聚、日食和历日等天象,利用现代天文学的方法来推算这些天象的年代,从而可以对尧舜禹和夏商的年代进行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8.
昆仑之说 秦始皇陵仿效昆仑山。这是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刘九生,在2013年发表的《秦始皇帝陵总体营造与中国古代文明》一文中提出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10.
近年来UFO作为一种奇特的天文现象常常出现于国内外大小报刊,引发人们的种种好奇和猜测,对于这一现象,我国历代文献早有详尽记载.本文所录,只是其中极有限的一部分,旨在据此建议有关部门或专家组织力量、穷搜古籍、内外旁证,对UFO现象进行科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