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司马迁与汉代经学之间有着复杂关系。汉代经学对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天人政治观、经学历史观、经学伦理观等层面。“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著述动机,集中反映出司马迁对汉代经学的整体性超越。  相似文献   
3.
郭店竹简儒家篇是孟子天道观转型的理论前提。竹简儒家篇以“德者,天之道”为理论起点,以“圣人知天道”为逻辑归宿,开启了先秦儒家天人相通的天道观。孟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人道何以可能和何以知天道的问题,形成了一套以“天”为终极根据,以“仁义礼智”为主要规范,通过天人双向沟通来论证人道的合理性和神圣性的庞大理论体系,从而将孔子的“主宰之天”转化为“心性义理之天”,完成了先秦儒学天道观的转型。  相似文献   
4.
沈云波 《兰州学刊》2007,(11):15-17
张载哲学之出现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尤其是在天道观方面.这种哲学史上独特的天道观在张载晚年的著作《正蒙》中得到了集中的阐述.文章以一种论证的形式重新陈述张载哲学之天道观,并把其中隐含但却没有直白的思想显明.这样一种陈述之所以可能也正因为《正蒙》一书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5.
于成宝 《社科纵横》2007,(10):128-129
关于《易纬.乾凿度》中"四太"的意义,易学界有不同的认识,笔者对此进行了辨析,认为"四太"的说法乃是西汉易学家吸收先秦道家宇宙生成观念,在易学的体系内构建儒家宇宙生成论的产物;其以易学的术语,将筮法和思想统一在一起,从而构建起了儒学新的天道观。  相似文献   
6.
张载的人性论因其以超越的天道观为理论基础而别于历来论性诸家.虚气相即的天道观因其幽与明、全与偏、本然与实然等相对的属性,而使其涵摄下的人性具有两重性: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天地之性是善之根,气质之性是恶之源;只有上达方可返天理,下达则必然陷于徇欲一边,故张子提出以"持礼"来完成上达返天理,完成以实现性与天道合一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宋明理学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原始儒家“性与天道”的思想资源。胡宏在继承儒家传统天道观的基础之上,有机地吸收了诚、仁的价值学说,并赋予天道本体真实的价值内涵。从中可以明显地看出,胡宏的天道观遵循了儒家“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和演德的传统,在天人贯通的形而上构建中继承和发扬了《易传》和《中庸》的思想,提出以道论天、以“诚”、“仁”说天道,进而创建出颇具特色、富有价值的天人合构模式。  相似文献   
8.
天道观是林慎思对道德教化进行论证的理论前提之一。根据林慎思的思想,“天”和“天道”都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反映,能够为人所认识和利用;社会管理者应当顺应“天道”,积极地对民众施行教化。在道德教化中,林慎思既强调要贯彻明确的“道”的原则,又认为教化实施者自身的素质和行为对教化的成败具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曾凡朝 《东方论坛》2006,(4):126-127
东汉郑玄曾以今、古文遍注群经,无经不通,真正博大精深,对后世影响较大。林忠军教授在充分占有郑玄易学及其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经数年钻研,完成了《周易郑氏学阐微》这部易学专著,2005年8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由当时郑玄所处东汉社会背景及郑玄的主要  相似文献   
10.
《东岳论丛》2016,(12):76-81
扬雄志在成为孔子道统的传承者,致力于恢复先秦孔孟儒学的人文理性传统。他生平受儒家文化影响熏陶很深,又得道家思想浸润,以儒家思想为基质、为主体的同时,儒道互补倾向非常鲜明。他对尧舜、孔子等儒家所尊崇圣人的高度评价,实际已开阐论儒家道统之先声,对孔子、孟子、荀子的评判,对五经的褒扬,对诸子的评判,都反映了西汉学者的学术态度,映射着当时学术发展趋势;由对儒学与诸子尤其是道家的基本认识,扬雄在其思想体系的理论构建上则呈现以儒学为主体、以道家之学辅之的面貌,其天道观、仁义观、人性理论、修身思想无不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