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3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臧龙海 《社区》2013,(6):17-17
2012年12月18日上午,辽宁省辽阳市白塔区跃进街道邮电新村社区会议室里,来自社区的20多位侨属聚集一堂,横幅上写着“辽阳市白塔区跃进街道邮电新村社区侨属一家亲成立大会”。  相似文献   
3.
在凯特·肖邦的长篇小说《觉醒》中 ,“一个孤寂的灵魂”是作家给予女主人公爱德娜的最贴切的标签。爱德娜的“孤寂”不仅体现在她的自我感觉上 ,还体现在她与周围人的关系上。爱德娜在孤寂中思考 ,在孤寂中存在 ,在孤寂中觉醒。她对“妻业”、“母业”、贞操观的怀疑和否定成为后来女性文学中自我意识觉醒的母题。  相似文献   
4.
纯真的灵魂--林风眠艺术的本质及其审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风眠的绘画艺术融合了东西方绘画之精髓,画面明快艳丽、宁静纯真,蕴涵着一层淡淡的孤寂.在被冷落了近半个世纪之后,他的绘画艺术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从其绘画的形式特点和作品内涵来阐明林风眠绘画艺术的本质及其审美价值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野草》是鲁迅全部生命哲学的诗话抒写,是反映鲁迅意志和"野草精神"的独特诗学文本。鲁迅的人格与意志、黑暗与虚无、绝望与孤独的情绪都得到了象征性的隐喻书写。《野草》所反映的鲁迅内心深处的孤寂之感和绝望意识,不仅仅是作者生命个体独自一人的,同时也是整个时代广阔而深沉的精神现象———坚持追寻精神的独立和自由意志,坚定地反抗现实层或思想层的绝望。孤寂与绝望的美学蕴藉,是生命个体独立桀骜的不屈品格,是号召千千万战士砥砺坚强的人格意志为精神之自由独立而奋勇抗争。  相似文献   
6.
英国20世纪初的女作家拉德克利夫·霍尔的《孤寂深渊》,是英语文学中的第一部女同性恋小说,被誉为"女同性恋者的圣经"。《鳄鱼手记》是当代台湾著名女同性恋作家邱妙津最成熟的小说之一,突破了之前同题材作品情欲规避的传统,在台湾女同性恋文学史上具有开拓性的意义。霍尔和邱妙津本身都是同性恋者,这两部都源自于作家本人切身体验的作品,通过不同的母题、叙事风格和叙事策略,展现了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女同性恋者应对男权与异性恋社会的方式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您好!我父母今年都刚满70岁,身体还算可以,但最近心情一直低落,尤其是妹妹成家远嫁以后。我因为工作和父母在相邻的两个城市生活,之前父母曾帮我带过三年的孩子,随着孩子长大,两老人觉得自己完成了任务,便要回家安.度晚年,但近两年随着身体状况的下降,父母开始感觉孤寂落寞。尽管每逢周末我都带妻子和孩子赶过去陪伴父母,一起吃顿饭,但看得出,每逢我们走的时候,父母都很失落,有时候母亲还会忍不住抹眼泪。为此我和妹妹都觉得对不起父母,父母有时也对我们有怨言...可我们无时不在惦记着父母,希望他们能开心些,快乐些,过好自己的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8.
赵丽慧 《社区》2012,(24):62-62
一位朋友无意间和我聊起生孩子的事情,她说生了儿子之后,她得了产后抑郁症,有好长一段时间郁郁寡欢,整日以泪洗面,甚至动了想把儿子扔进垃圾桶的念头。在她的心里,她—直希望生个女儿。她说女儿多好啊,贴心。儿子小时候还行,长大了娶了媳妇之后就变了。很多老人为了给儿子买房子、娶媳妇花掉一辈子的积蓄,到老了还要看儿媳妇的脸色,更有甚者还被遗弃…一怀孕时的惊喜和生产后的失望让原本身体虚弱的她不堪打击,抑郁了  相似文献   
9.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王文军以诗人独有的敏锐,把"雪花""石头"、草木等景物和父母、故乡等情物作为诗歌的创作机缘,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他用清雅灵动的话语倾吐草木生命,抒发自己精神上孤寂无侣的惆怅与索然。此外,诗人还用了朴实无华的叙述性笔触向世人讲述了老父母的劳苦艰辛以及儿子对父母浓浓的深情与眷恋,更表现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心与悔恨。  相似文献   
10.
孤寂书写作为现代诗歌的重要表现形式,为当下汉语诗歌写作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精神路径,它既尊重诗学本体,同时也有哲学关照,本文从形式、文化、哲学三个层面归纳了"诗写"的理论特征以及它对诗学建构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