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80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03篇
社会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田勤耘 《南都学坛》2007,27(2):36-39
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别具特色和风格的哲学思维形态。它被统治阶级奉为官方哲学,长达六七百年之久,支配着我国经济、政治以及文化思想的发展。由于它构建了一套严谨的极具思辨性的理论体系,把先前儒家所提出的伦理纲常上升到宇宙本体论的高度,从而强化了爱国主义,反映了时代的共同价值取向,提升了中华民族对于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正是这些承担并体现了形成与发展中的中华民族精神,是锤炼和塑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2.
<正>蔡方鹿教授的大作《中国经学与宋明理学研究》于2011年3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分上下两册,共135万字,入选首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蔡教授的研究有三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3.
吴宪贞 《齐鲁学刊》2012,(4):132-135
在英雄本位语境下,《水浒传》女性视点呈现出弱化、丑化、男化等非对称性、非常态化的建构。究其原因,除了宋明理学时代文化心理的深层影响外,更主要的是流传广布而极具世俗情味的江湖母题自然渗入《水浒传》的累积成型中,使得《水浒传》女性视点成为某些江湖母题的情节化、故事化和具象化,成为趋附于英雄本位而生的一类特定语境女性景观。《水浒传》的女性视点因对传统的文本模式、道德取向和审美习性的悬搁而呈现出一种全新的价值重构。  相似文献   
4.
王英 《船山学刊》2016,(5):91-98
宋明理学的发生发展,主要有两个层面的任务:抵制佛老之学;批评俗学霸术。前者已得到较多关注,这里重点讨论后者。二程、张载等在王安石变法后意识到以权谋霸术为核心的王安石新学对社会的影响比佛教更深远,他们的学说对此有所应对。不过,这种应对并不是应急性、战术性的,而是战略性、哲学反思性的,即认为正己才可正物,良好的政治须从育人开始。这种通过教育提升权力中的人而非制约权力本身的做法在王朝稳定时期曾起积极作用,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当代中国哲学也承担了双重使命,宜吸收理学经验教训,在现代化与反思现代性方面走得更稳健。  相似文献   
5.
明代中后期文坛巨匠王世贞在倡导文学复古运动的同时,还对当时的儒学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的反思。凭借渊博的学识,王世贞积极探寻儒家经典本源,指出了宋儒在解经、证史时所存在的种种“支离割强”之处,并对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的弊端及理学家文艺观念进行了直率的批评,呈现出回归孔孟原始儒学的倾向。  相似文献   
6.
《蒋中正“总统”五记》一书中的“省克记”摘录了蒋氏日记中有关自我反省的记载,这些史料反映了蒋介石如何修身,及其修身与治国之间的关系.蒋氏省克思想一方面源自他自幼研习的宋明理学,并植根于儒家孝道思想,另一方面也受到基督教的影响.蒋介石几乎每日都进行自我反省,检讨个人道德、知识与事功等方面的缺失.蒋介石的省克生活不但表现出以传统理学为基础,并加进中国与日本近代的阳明学,以及基督教信仰而抟成的思想特征,更反映出1949年之后他以伦理、民主与科学三科作为治台基词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7.
自从孟子第一次明确提出“良知”范畴以来,它就与先秦儒学的心性论融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哲学史、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范畴。同时,“良知”也不是一个静态的、纯结构性的范畴。随着中国古代哲学史、思想史的发展,随着中国传统的人性、心性学说的日益丰富、完善,“良知”范畴也不断拓展和深化着自身的理论内涵。因此,对“良知”的考察不能够只局限于静态的结构分析,还应该考虑到其动态的历史发生:循着先秦儒学的心性论一大乘佛学的佛性论一宋明理学、心学的历史脉络,可以考察“良知”范畴历史发展的源流正变,揭示王阳明心学之前“良知”范畴的历史内涵.  相似文献   
8.
宋明理学由理学和心学的纷争引发的从"存天理,灭人欲"到"天理就是人欲"的逻辑转变,肇始于群体"公共空间"和个人"私人空间"基础上的"公"私"之辨,显示了宋明理学的哲学本体论由本质论向存在论的回归,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是一个颇值得关注的问题.当然,"天理在人心"的提法虽为"私"争取自己的合法地位开启了门缝,但也为天理的确认带来了极大的随意性.所以,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如何把握"度",即如何让"理"来引导"欲".  相似文献   
9.
现代新儒家兴起的社会历史条件是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这也是其兴起的外在条件。其兴起的理论前提是对孔孟之道尤其是对宋明理学的继承与超越。这也构成了现代新儒家兴起的内部机制  相似文献   
10.
在中唐至明末清初期间,宋明理学经历了一个由产生、发展、鼎盛到逐渐式微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宋明理学积极吸收道教和佛教的思想,提出了一套具体的修道办法。这些修道办法虽然包含许多道教和佛教成分,但它始终持守着儒家的核心理念,延续着源远流长的儒家道统,从而实现了儒学的返本开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