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8篇
社会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左思风力之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晋诗人左思的诗风在西晋文坛上独树一帜,称之为“左思风力”,前人对此有较多地论述,然而就诗风形成的原因却缺乏深入地探究。本文试图从社会时代背景、家庭因素、性格特征三个方面对此加以分析,旨在能够更好地把握左思其人及其诗风。  相似文献   
2.
西晋文学家左思的<娇女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通过对<娇女诗>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左思在创作<三都赋>的同时,与自己的一对娇女纨素、蕙芳一起游戏、玩耍,从中得到生活的乐趣,去除创作的疲劳,缓解人生的悲愤.左思是辞藻壮丽的文学家,也是对女儿一往情深的伟丈夫.  相似文献   
3.
文学作品对人身心有治疗的功效,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治疗他人,即读者;另一方面,治疗作者本人。诗人作家们在人生不得志的情况下,总倾情于诗文,寄情于创作活动,将心中的所想所感抒发出来,把内心的牢骚喷发在纸笔上,以此寄托自己的情感,而在这一创作过程中,他们的心灵慢慢得到调解,不快之感缓缓得到释然,于是,最终达到了恬静淡然的心理状态,回归到静谧的心灵家园。左思和他的《咏史》八首,折射出他在创作中的心路历程,折射出古代诗人在文学创作活动中心灵的自我治疗功效。  相似文献   
4.
左思、潘岳为西晋中期太康诗坛的代表诗人,但两人的创作风格有着较大的差异.本文拟从钟嵘"(左思)深于潘岳"说着手,将左思与潘岳作比较,从而进一步探讨左思诗歌的风格.  相似文献   
5.
潘江艳  王祖基 《社科纵横》2007,24(4):109-110
西晋太康诗人左思既重视对前代文学遗产的继承,又注重创作上的开拓创新。文章指出:审视与关照历史的思维方式与审美取境、往古世界与诗人遭际之间的象征关系,熔建安风骨与正始诗风于一炉的风格特征体现了左思《咏史》八首对传统咏史诗的开拓与嬗变方面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6.
左思的《咏史》诗完整地展现了左思一生情感历程的变化轨迹。诗人由早期的渴望建功立业到功业难就之后的失望与愤懑乃至最终步入超脱这一思想变化脉络 ,都在其《咏史》诗里表现出来。对此变化过程及其成因作进一步的探讨 ,有助于加深对诗人创作的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西晋文学家左思的《娇女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通过对《娇女诗》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左思在创作《三都赋》的同时,与自己的一对娇女纨素、蕙芳一起游戏、玩耍,从中得到生活的乐趣,去除创作的疲劳,缓解人生的悲愤。左思是辞藻壮丽的文学家,也是对女儿一往情深的伟丈夫。  相似文献   
8.
9.
幽默三则     
《老友》2011,(12):44-45
再来一瓶 朋友的弟弟高考进考场做一题.需写“恩惠”两字。可是“惠”字他不会写,左思右想无果。突然他大喜!考试时带一瓶饮料进考场,瓶盖内大多有“谢谢惠顾”字样,此“惠”和“恩惠”的“惠”同一字。于是他假装喝水,拧开瓶盖,只见盖内赫然印着“再来一瓶”。  相似文献   
10.
对皇甫谧是否作《三都赋序》这一长期争执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怀疑皇甫谧作序的资料的质疑 ,借鉴和吸收上世纪 30年代初朱东润先生对陆机生平的研究成果 ,提出并证明皇甫谧《三都赋序》作于太康二年 (公元 2 81年 )《三都赋》初稿撰成之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