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4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73篇
社会学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埃及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国家。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埃及文明处于顶峰。她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5000多年,公元前4000年前后就出现了氏族公社,第一王朝约建立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距今约4600年的高耸入云的金字塔和雄踞塔旁的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人劳动、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令今人驻足兴叹的历史胜地。在世界七大奇迹中,埃及的金字塔和亚历山大灯塔就占据其二。上埃及神庙之宏伟,开罗国家博物馆展出饰品之精细绚丽,恐怕3000多年后的现代人制造起来亦非易事。  相似文献   
2.
黄晓林 《社区》2009,(20):56-57
我是用了整整三天的时间.拜读了张景兄即将付梓的作品——《百日谈》,从中得到的教育和启迪就不用说的了,最重要的是还有那一丝的感动。教育和启迪的作用.相信以后广大的读者都会深深的感受到,但一丝感动,或许只有我能从中体味。  相似文献   
3.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尤其是党的实事求是优良学风逐渐得到恢复和弘扬,昔日被指斥为"汉奸、刽子手、卖国贼"三位一体的晚清重要人物曾国藩,其生平学术事功的功过是非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冷静而客观的分析评判,一个历史的曾国藩逐渐向我们走来.近几年来,各类有关曾国藩的书籍竞相出版.  相似文献   
4.
《文海宝韵》序言、题款译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写本《文海宝韵》保留有刻本缺失的序言和卷末题款残片。本文对这些残片拼合整理、翻译后作了初步研究。从中发现了创制西夏文字的记录 ,充实了关于西夏文创制的内容 ,再一次确认西夏文字系元昊时期创制 ,了解到有关细节。还用西夏人撰写的第一手资料印证了西夏元昊称帝时间和加冕等重大史实。由年款和史实记录初步推定《文海宝韵》成书于天赐礼盛国庆年间 ,即 1 1世纪中期 ,属西夏前期 ,其编纂者是以罗瑞智忠为首的一批学者。参与此书编纂的有身居高位的官员 ,有通晓切韵的僧人和学者。序言对本书内容和特点记载表明西夏人对西夏语音科学的认识。从《文海宝韵》和《五音切韵》序分析了二书的关系 ,《五音切韵》将《文海宝韵》中的字纳入到韵图、韵表中 ,两书出于同一个朝代 ,有颇多重复的序言 ,内容相互关联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素质教育,把平时成绩考核与素质教育联系起来,从序言教学入手通过人文知识的调查,了解、启导学生,从教学考勤与态度,课堂反馈与效果,平时作业及各种形式的讨论、辩论中把握平时成绩,促进素质教育,并就素质教育发展趋势提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已经出版的文艺理论教材 ,估计有百余种。这些大量的文艺论著尽管都在一些重要的理论层面取得了独特的重大突破 ,但感到不足的是 ,作为对文艺的宏观研究所建构的框架体系 ,多半呈现着缺乏系统和内部联系的芜杂的静态的板块结构。以研究系统论著称的萧君和教授 ,自觉地运用系统论 ,特别是运用最能体现系统论的精髓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来观察和概括文论现象。他主编的《文学引论》架构了一个比较严密的文学理论的逻辑体系。思路别开生面 ,令人耳目一新。《文学引论》的编著者们以宏阔的缜密的理论思考和执著的积极的探索精神 ,对文学规律…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和导言,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经典文本的元典:序言中所阐明的唯物史观,使文学理论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历史科学;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学说,科学地阐明了文艺的社会性质、社会本质与功能;马克思关于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和艺术生产系统的理论,为马克思主文艺理论体系的建构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唯物史观中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思想,对文艺创作与批评、对文艺的未来发展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质是宋代《诗经》研究史上的重要人物,其《诗总闻》是他历时三十年而编撰的学术专著。该书废序言诗,独创"十闻",他的论说"因情求意",以示今古虽异、人情不远,以比较批评的方法扬弃前人之说、树立作者之意,并且征引屈原《离骚》、焦氏《易林》进行《诗经》解读,尝试比较品评,多发个人新见,具有独特的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该著为美国籍学者张孙康怡(Kang—i Sun Chang)所作,由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赵鑫虎翻译。对后唐到北宋这一期间中国“词”的诗体演变进行了详尽论述,这为那些对中国古代诗学有兴趣的爱好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该著约有十几万字,本刊从2004年第6期开始陆续发表。本文为该著的序言部分。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在诠释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具有标识性地位,但长期以来中外学界对该著作存在“经济决定论”等方面的误读,且文本自身也存在一些复杂情况,因此如何正确阐释《序言》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依据马克思“社会演进三形态说”提出“社会轴心转换”概念作为分析框架,解读《序言》可获得新的认识。物质生产在任何社会都是“人类存在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但属于“经济的社会形态”(或社会经济形态)、经济关系构成社会基础的情况只是部分社会形态的属性,社会主义将为最终“终结”这种社会形态创造条件,实现历史的超越。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建构应有精神至高点,内在地包含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据此提出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理论的结构应包含“生产为什么”、“社会生产何以可能”、“好生活的社会形式”相互关联的三个层次。在对《序言》的重释中还提出当代中国发展要把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社会主义目标的至上性内在地统一起来;超越“消费社会”社会生活模式,走“生活型社会”发展的路子;建立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良性互动、共同创造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合三而一”的社会动力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