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7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59篇
社会学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客家山歌具有中原传统文化的特色,尤其在语言方面,承继了中国传统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并且运用得很得当,由客家山歌入手,研究中原文化的承继,较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双关这一修辞格,蕴含了深刻的语言、文化信息,因而双关翻译不仅仅是意义上的传递,也是文化的传递,近年来,译界已推翻了双关不可译的论断,但也承认“双关本身可能是不可译的,可译的是原语使用双关这一事实。”本文旨在探讨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读者的期待视野以及文章风格对双关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汪贞干教授《古文观止词义辨难》一书,对多种注译本内容作了比较研究,尖锐地提出了针对性的批评意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训诂学这门古老的语文传统学科固已存在的问题。作者除了对许多疑难问题提出自己的新见解,使人读后耳目一新外,也启发我们思考训诂学与文字、音韵、语法等相关学科的结合问题,以及下一世纪若干人文学科的开拓和重建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汉字不是单纯的记录汉语的符号。从起源看,汉字与汉语是异源同流的关系,汉字的形义与汉语的词义不完全等同,汉字的意义系统是形义和音义的综合,语言义和超语言义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黎莉芩 《现代交际》2013,(1):220-221
汉字是意音文字体系,每个汉字的构形都是以它的本义为基础,这也就是汉字的构形理据。在汉字教学中,适当地运用汉字构形理据进行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汉字,提高汉字识记水平。本文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部分甲级汉字为例,对汉字构形理据进行简要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其在汉字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ao11年第7期《关于〈归去来兮辞〉的几个问题》一文,针对《文学遗产》2005年第1期《〈归去来兮辞〉索隐三例》的观点进行辩驳,但是,强调字面义不能否定双关义的存在,双关义不会给陶渊明带来“僭逆”之罪,双关义的存在尽管只是一种可能性,但是,否证的方法宜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7.
合作原则与双关语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作原则是对正常言语交际具有指导意义的语用原则,面对丰富多样的语言世界其阐释能力仍不乏局限性.对合作原则的违反在某些情况下反而成为一种积极的语用策略,被交际者欣然接受,双关便是这种策略的成功运用.很多双关语的语言形式表现出对合作原则的明显违反,这使合作原则在双关语解读过程中具有了新的意义:基于该原则的认知失谐能避免接受活动停滞于表层语义信息,激发接受者积极寻求形式中隐藏的真实意图.  相似文献   
8.
英语中歧义句的常见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歧义句是英语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的存在在某些情况下会使人们产生错误理解,从而影响交流的顺利进行。本文主要对英语中歧义句的常见类型加以阐述与分析,使英语学习者能比较全面地了解这种语言现象,从而在写作、阅读和口头交流中能够更准确有效地表意会意。  相似文献   
9.
现代广告观念旨在通过广告树立商品品牌形象或企业形象,广告语是CI企业形象策划的一个重要元素,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映衬或传达广告主的企业哲学、经营理念和企业风格、企业精神。广告语的创意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构思,是表现主题的一种意境创造,需要奇特新颖的构想和完美的形式,意境是广告语的生命。在广告语创意中,恰切地运用双关修辞方式,能增强广告语的表现力和艺术性,体现广告语言引人注目,启发联想,使人难忘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英语与汉语在运用双关这一修辞手段时 ,具有自己语言所独有的特点 ,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 ,所取得诙谐、幽默的效果体现出一定的修辞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