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人才学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9篇
统计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社会心理学说服模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在我国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目前,对其研究更多倾向于以信息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的说服模型教学研究,而注重过程的说服模型的教学应用研究则较为薄弱,且研究成果甚少。在以过程为中心的说服模型基础上,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在说服过程,提出要注重外部因素的变量、说服对象的内部特征、说服过程的一致性机制、说服结果的一致性改变或不一致性改变,并由此得出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张哲宇  罗彪  梁樑 《管理科学》2018,21(11):18-34
关于在线口碑的影响问题,以往研究者已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不同的解释.但是,他们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且忽视两个问题:消费者接收在线口碑之前的初始态度会影响对信息的过滤;产品销量并不等价于消费者态度.本研究尝试从态度改变的角度研究在线口碑如何影响消费者决策这一问题,考虑初始态度和认知需求的调节作用,将产品属性作为实验控制变量,归纳不同类型消费者的有效在线口碑信息框架类型.最后,提出一个消费者分类及其信息传播策略矩阵,为企业销售方的信息传播管理提供参考.主要结论有:自我强化型应定期进行正面要点信息沟通;理性说服型可进行正面要点信息改变初始期望,同时控制负面信息的扩散;摇摆不定型可根据产品属性采用不同的信息表述方式;消极排斥型应选择减少投入.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阐述态度的含义构成与四种经典的态度改变理论,介绍了态度理论的主要内容,通过对比态度改变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寻找四种态度改变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各要素的契合点,把态度理论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应在内容创新、方式上坚持持续实践、关系上保持良好关系,要要素上坚持综合提高。  相似文献   
4.
个体实施印象管理,是为了在社会交互中给他人留下好印象。而人们为了迎合交往对象、迎合评价对象、树立期望的自身形象等,所表现出的态度转变并不反应内心真实的情况,只是权宜之计。  相似文献   
5.
用 6 0张平面广告图片 ,作为自编Q分类的 6 0个项目 ,其中直露型性感广告 2 4张 ,含蓄型性感广告 1 6张 ,一般人物广告 2 0张。让被试进行Q分类 ,一星期后 ,被试接受了广告专家对性感广告的宣传、诱导 ,再次进行Q分类 ,两次分类结果相关不高 ,说明对性感广告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其中直露型性感广告相关最低且被评等级明显提高 ,而含蓄型性感广告相关最高且前后评定的等级变化不大 ,都位居三类广告中最高等级 ,从实验中我们可得到如下结论 :①性诉求是广告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的创作方式 ;②性感广告要符合目标市场的文化背景 ;③在我国 ,含蓄型性感广告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由于自身发展尚未完全成熟,人际冲突时有发生,已逐渐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习成长的重要因素。在长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发现很多教育者对教育对象往往采取回避、迁就、简单批评教育等态度,缺乏科学的冲突解决策略。本文试图通过对态度改变理论和大学生人际冲突现状的探讨,寻找解决人际冲突的有效手段,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提高大学生迎接未来复杂环境挑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关于在线口碑的影响问题,以往研究者已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不同的解释.但是,他们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且忽视两个问题:消费者接收在线口碑之前的初始态度会影响对信息的过滤;产品销量并不等价于消费者态度.本研究尝试从态度改变的角度研究在线口碑如何影响消费者决策这一问题,考虑初始态度和认知需求的调节作用,将产品属性作为实验控制变量,归纳不同类型消费者的有效在线口碑信息框架类型.最后,提出一个消费者分类及其信息传播策略矩阵,为企业销售方的信息传播管理提供参考.主要结论有:自我强化型应定期进行正面要点信息沟通;理性说服型可进行正面要点信息改变初始期望,同时控制负面信息的扩散;摇摆不定型可根据产品属性采用不同的信息表述方式;消极排斥型应选择减少投入.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见到小宏(化名)是在那间破旧而昏暗的小屋里,屋内没有什么摆设,除了一些简单的家具,有的就只是满地的垃圾,而这里就是小宏的家。与小宏的接触,是通过街道团工委的牵线搭桥。小宏是街道内某校的初二学生,开学后连续无故旷课两个星期,在学校老师教育无果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9.
文章指出在党的方针政策宣传中应该运用态度改变理论,以达到使党的方针政策深入人民群众心中的目的,树立人民群众对于党的方针政策的正确态度。为此,在态度改变过程的服从、同化、内化阶段应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吴宓1931年6月在巴黎游学时所作的英文散文诗,是目前所见他的唯一一首英文诗歌。这首英文诗歌对吴宓研究以及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价值还不曾引起足够的关注。该诗创作时,吴宓与毛彦文的感情正处于若即若离之中,而同时又与一美国女子亲近,其个人感情际遇及对婚恋的观念自然构成了解读的重要背景。我们还可以从当时的文化论争来理解这首诗歌的意义。在《学衡》时代,吴宓的态度和思想与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胡适等的观点相左,基本属于文化保守派。在主编《大公报.文学副刊》时期,吴宓对白话的态度已经趋于宽容。1931年5月,胡适撰文质疑《大公报》不用白话,《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则表示要白话文言并重。吴宓的这首英文散文诗也可以看做是对此事件的回应,可以看做是他对新诗态度的改变的开始。但在表面的改变之中,吴宓的这首诗仍然坚持了他所认定的诗歌的根本精神和艺术原理,并体现了其做人为文的一贯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