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5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物论房子     
邓笛 《女性天地》2011,(5):50-50
乌龟:不要忌妒哥,你们只看到我这座大别墅的洋气,哪知道我当个"房奴"负重的艰难。蜗牛:得了吧,不要得了便宜还卖乖,好歹你住着洋房,辛苦点还有想头。想想我,仅供了个小户型,就被套了一辈子,抬不起头,直不起腰,连走路都没劲。贝壳:不要迷恋哥,哥有如此庞大的家业,不过是因为"×二代"而已。不过话说回来,这房子大了也很麻烦,遭人妒忌,流言蜚语多,拖累!  相似文献   
2.
知识型房奴     
曾义兰 《社区》2010,(33):31-31
去年,我和老公取出积攒多年的所有存款,借了钱、贷了款、买了主城区的房子,终于当上了房奴。 为了快点把钱还清,我开始了精打细算的艰苦生活。首先是基本上不逛街了,免得逛了就要购物。  相似文献   
3.
朱萍  康康 《北京纪事》2011,(4):22-27
在买房、结婚潮中,80后逐渐开始占扰主流,房奴、车奴、孩奴……这些时代流行语也仿佛成了他们的专属,  相似文献   
4.
给我一个家,一个温暖的家……,对于打拼在这个城市的人而言,无疑是一个恒久不变的梦想.人们为了生活得更好,纷纷借款或贷款供房子,因此出现了所谓的"房奴".一边是房价呼呼上蹿,银行加息声不绝于耳;另一边是租赁价格也水涨船高.近来,楼市调控举措的频频"出拳",让不少消费者陷入了究竟是买房还是租房更为划算的困惑之中.  相似文献   
5.
杨灵爽 《职业》2010,(3):18-19
房奴”自2006年产生以来,带着近乎赤裸的残忍真真切切地演绎在大都市的舞台,同时也聚焦成为现今职场人士的热点话题之一。2009年的一部《蜗居》,给多少都市职场一族带来了心灵上的共鸣与震撼。而“房贷”带来的不仅是生活压力,甚至是职业生涯中可怕的梦魇。  相似文献   
6.
刘斌  张翔 《西部论坛》2021,31(6):67-80
采用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与地级市数据合并,探索了住房状况对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机制.首先,基准模型和工具变量模型估计结果均表明:在打工所在城市有住房的农民工,其就业稳定性更高.其次,通过对可能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观察发现:住房产权通过房奴效应和锁定效应提高了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房价上涨会提升有房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最后,根据住房类型、就业身份和代际差异进行的异质性探讨发现:自有住房产权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最高,租住政府公租房和单位住房者的就业稳定性高于租住私人住房者,而居住临时住所者的就业稳定性最低;住房产权对雇主型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影响大于雇员型农民工,对中老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影响大于新生代农民工.  相似文献   
7.
“我终于雄赳赳、气昂昂地跨入百万‘负翁’的行列”,热播的《蜗居》也许能鲜活地传达“房奴一族”复杂而纠结的心态。对于房子、对于地产商,老百姓总是有那么多欲说还休的情绪。  相似文献   
8.
完颜绍元 《领导文萃》2010,(13):107-111
<正>古代"公务员"职业没有失业保障、没有连续工龄,也没有情义体恤。可以说是一个含金量较低的"瓷饭碗"。唐代宪宗时,颜真卿的外孙韦丹在江西任观察使,常与隐居在庐山的高僧灵澈上人吟咏唱和。有一天,韦丹派人给灵澈送去一篇新赋的《思归》:"王事纷纷无暇日,浮生冉冉只如云。已为平子归休计,五老岩前必共君。"意即我已准备辞职,同你一起畅游在五老峰前。灵澈一笑:他怎舍得辞官?当下也写了一首诗请来人带回,诗  相似文献   
9.
龚秀英 《社区》2012,(27):40-41
自21世纪初被创建以来,“房奴”以迅雷之势席卷了中华大地,未成奴的心慌,已成奴的心更慌。如今的房,已经让“奴”们有苦难言了:工作时挣钱,生活时也挣钱,就连休息了还在想着下一轮的挣钱。挣钱还贷,天经地义,只是那些被金钱挤掉的健康身体和幸福细节,作为“房奴”的你,留意到了吗?  相似文献   
10.
房奴”之所以成为房子的奴隶,有着自己的主观原因。对于各地高房价这个铁幕,一个理性的消费个体毕竟有他选择的权利,事实是,许多“房奴”以实际行动投了虚高房价一票。而且,就“房奴”这个群体来看.一般而言,也有着许多自己独有的特征,比如年轻、高收入、抗风险能力较强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