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源流》2015,(2):10
珠江纵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珠江三角洲敌后建立的一支人民抗日武装。在抗日游击战争中由几十人发展到近3000人,成为岭南敌后抗战的一支重要力量。她在远离党中央、孤悬敌后的情况下,坚决执行党的指示,依靠人民群众,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灵活运用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前期战斗在珠江三角洲平原、水网地带,后期挺进粤中、西北和粤北,坚持7年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对敌作战200多次,歼敌3300余人,缴获大批枪支弹药及军用物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是一以贯之的。2012年,他提出"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再次提出,全党"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2019年3月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他全面系统地提出了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的要求,体现了党中央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把握,对安全问题的高度警觉,也反映出当前强化斗争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3.
科学的思想方法贯穿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长期实践之中,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显著标示和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发扬斗争精神和增强斗争本领,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战略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重要论述的科学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思想方法。其中,坚持问题导向是首要的思想方法,实事求是是根本性思想方法,系统观念是基础性思想方法,战略思维是全局性思想方法,辩证思维是关键性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先进的理论品格和高超的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4.
5.
初岩 《南方论刊》2024,(1):21-23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全党同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从理论、价值、历史和实践四重逻辑进行解读,中国共产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立足于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贯穿百年党史,在新时代成为新实践的必然选择。剖析中国共产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理论逻辑、价值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可以为更好地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提供坚实依托。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敢于斗争”作为重要的一条历史经验进行了详细阐述。其中“,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理论话语凸显为“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实际上“,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一直以来就是我们党精神品格的重要体现和认识、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方法。对这一理论话语进行研究应从历史维度透彻分析“两个敢于”理论话语展现出来的精神风貌、从理论维度解析“两个敢于”理论话语展现出来的独特的理论优势和从实践维度解析“两个敢于”理论话语体现出来的不同践行方式。  相似文献   
7.
冯兵  赵一 《兰州学刊》2023,(3):5-15
“坚持敢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大历史经验之一,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精神密码。党坚持敢于斗争的品格贯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的百年党史,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理论特质,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是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具有许多新的特点的伟大斗争,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的斗争方向,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斗争立场,发扬攻坚克难的斗争精神,以坚持敢于斗争进一步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伟力。  相似文献   
8.
全国一盘棋,万众一条心,你们、我们、他们锤炼成了疫情下的中国脊梁。在残酷的疫情之下,五十六个民族如同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这诗句,来自西安的一位诗人。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对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国人民再次展现出了戮力同心、坚韧不拔、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无畏气概。  相似文献   
9.
2014年11月28日,由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联合主办,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八一精神"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三届‘八一精神’理论研讨会暨‘八一精神’研究中心第二次学术委员会"在江西南昌召开。来自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共党史研究室、国防大学等近50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与会人员围绕"弘扬‘八一精神’与实现中国梦"主题,就南昌起义与"八一精神"、"八一精  相似文献   
10.
“坚持敢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经过百年奋斗积淀下来的十条宝贵历史经验之一,该经验的生成有着深刻的理论、历史和实践逻辑。从理论逻辑来看,变革性与斗争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一个重要接榫。唯物辩证法所内蕴的革命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的差异变化为中国共产党“坚持敢于斗争”构建了哲学基础。从历史逻辑来看,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不懈斗争的历史,党在不同的时期面对迥异的矛盾,正是通过发扬斗争精神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从实践逻辑来看,中国共产党依靠斗争走过了百年,也必将依靠斗争迎战新时代、新征程上的风险挑战和复杂矛盾,唯有继续坚持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才能最终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直至实现社会革命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