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29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55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84篇
社会学   1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中国古代歌谣中,谶语歌谣因其与历史、信仰的复杂互动构成一种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既有研究或是站在史学立场上视其为政治史的佐证,或是从文学视角分析其对叙事文学的影响及其文化意味.若从民间文学的角度,将谶语歌谣还原为一种民间口头讲述,在历史脉络下爬梳其文本形态的层累,则可钩沉其谶示意义权威性、合法性的建立过程,并分析在这种观念信仰之上,人们试图借此理解、阐释甚至建构历史的丰富话语形态.基于口头文化传统的"资源库",谶语歌谣构成古人认知历史的观念框架与交流工具,并由此作为古代歌谣的特殊类型,为当下讨论口传文学与传统知识、信仰与历史的关联提供新的案例与视野.  相似文献   
2.
周作人、刘半农等人提倡收集整理歌谣的最初目的,主要是民俗学意义上的。而当新诗被普遍认为缺乏必要的美学质素,写作者们四处寻求解困策略之际,歌谣也就顺理成章地被当作新诗的可能性资源之一。除在理论上把新诗与歌谣的关系作为一个话题加以探讨外,一些写作者也在创作实践中大胆地借鉴歌谣,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此同时,也有人对新诗借鉴歌谣的做法持怀疑态度。  相似文献   
3.
民国初期兴起的"歌谣运动"号召文人到民间乡野采集歌谣,称歌谣是"原始社会的诗""民众的艺术",掀起了"眼光向下的革命"。在东方民俗学研究以歌谣运动为先声,在西方口头诗学理论对困扰着无数古典学者的荷马问题做出了当代回答,在地球的两端几乎同一时间掀起了重视非精英文化、非主流文化的人文思潮。随着全球化的普及和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口头诗学理论与实践出现了"数字化转向""多媒体转向""非遗转向"三个转向,这三个方向将引领和推动口头传统未来发展的趋向。  相似文献   
4.
解放区抗战歌谣的历史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在无产阶级革命与抗日民族解放斗争共同语境下诞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解放区抗战歌谣开创了民族音乐与工农兵相结合、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大众化之新局面,全民抗日救亡歌咏运动高潮的兴起有力支援了全民族的抗日斗争。而解放区抗战歌谣在中国民间歌谣思想内容方面的拓展,创造了中国民族音乐史上的新体例和新境界。同时解放区抗战歌谣诠释了抗战精神,成为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和中华民族精神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5.
"口头程式理论"也叫"帕里—洛德理论",源于美国学者帕里对《荷马史诗》演唱和创作传统的理论总结,它由三个结构性单元组成,该理论的核心是"程式"。对于地方歌谣而言它的文本组织形式包含"程式系统",通过分析歌谣语言结构的平行式、韵律特征和频密度,发现新疆民间汉语歌谣文本也有大量的描写程式、句式程式、衬词程式和套语程式,歌谣"主题"的创作图式呈现出口头诗学创作过程中的快速俭省原则。歌谣是民间口头文学的一种,它既有语言现象又有民俗现象,因此,在对歌谣进行语言学实证研究时运用民俗学的相关理论,能更全面而客观地认识其特质.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中国民间文艺学史上存在过多种流派 ,如歌谣研究会、文学人类学派、社会—民族学派、“古史辨”派神话学、民俗学派、俗文学学派、延安学派等。作为第一个流派的歌谣研究会 ,是一个颇松散的团体和流派 ,其中持乡土研究观点的学者 ,如顾颉刚、常惠、董作宾、台静农、钟敬文、罗香林、白启明、刘经等 ,在歌谣研究会流派中占主流地位。本文以董作宾的《看见她》母题研究及其他研究为个例 ,阐明乡土研究思潮是 2 0世纪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的最早的一种研究思潮 ,董作宾 (以及顾颉刚等 )在实践和理论上的成就 ,奠定了中国民间文艺学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文学科的最初的理论基础。本文从 (1)“母题”的引入和比较研究的实践 ,(2 )家乡歌谣学应时而生 ,(3)考订与考订者 ,(4)综合研究模式的尝试四个方面 ,对董作宾的民间文艺学思想遗产和历史地位作历史的考察。  相似文献   
7.
王义钫 《老友》2014,(4):48-48
正一、竹枝词的由来竹枝词本是巴渝一带的民歌,演唱时以笛、鼓伴奏,声调婉转动人。内容多数是歌唱男女之间的恋情和生产劳动中的感受,传达了巴蜀一带的风土人情。中唐诗人刘禹锡在任夔州刺史时,对这种民歌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嫌有些民歌太俚俗,进行了搜集、整理和改造,并模仿竹枝词的风格创作新诗,内容也多是吟咏巴渝风物。后来,白居易、顾况等人也有拟作,其作品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二、竹枝词的特色大体说来,竹枝词有3种类型:一类是文人收集整理的民间歌  相似文献   
8.
1949年前的20世纪前期民间文艺学史上,不仅存在着流派,而且存在着不同的流派,这些在理论、观念、方法上不同的流派,形成学科的多元格局。这些流派是:北大歌谣研究会派、"古史辨"派神话学、文学人类学派、俗文学派、社会-民族学派、延安学派和民俗学派。它们以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为依存和发展的条件,分别有自己的代表人物、理论纲领和代表作。流派的存在和多元格局既促进了中国民间文艺学的本土化发展,又显示了中国民间文艺学的边缘性、跨学科性和不成熟性。  相似文献   
9.
用当代西方语言学的评价理论对闽南语歌谣中显性或隐性的态度评价取位进行语言分析,诠释这种方言口头文学独特的区域文化内涵,揭示其蕴含的闽南女性传统价值观,包括其婚嫁观、人生现和幸福观。通过对闽南人至今仍身在其中的闽南区域文化习俗追根溯源,深入了解闽南语歌谣的女性文化传承本质。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30年代,《科学世界》和《科学时报》等报刊为实现科学的普及,提高国人的科学知识水平,对科学进行了不遗余力地宣传和推广。在科学宣传方式上,采取科学歌谣、科学小说等多种形式,积极开辟科学宣传新途径。其科学宣传活动,特别是刊载《科学救国大鼓书》,为近代中国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国人科学观念的进步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