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71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124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回族习惯法是回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的调整回族成员内部的社会关系并为其成员共同奉行的行为规范。本文通过对回族习俗的描述,探讨回族习俗中的法理学思想的基本精神和在回族地区的现实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回族习俗中的法理学思想与现行法律的共性,从而更好地促进两者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2.
3.
孟涛在《法学的性质:技术、科学或哲学?》一文中指出,中国法学目前只是停留在技术化的第一步,离真正的技术化还有很长的路;社科法学有助于了解中国法律实施的真实状况,有很大的扩展领域和发展空间;法律本身是否合理,需要进行深层次的哲学思考,特别是要进行古今中外思想上的深层次对话。鲁楠则从比较法视野进行反思,眼下的中国法学流派之争究竟在争论什么?宋旭光则试图从流派之争的背后问题出发,明晰法理学学科性质并探寻法理学研究的进路。杨天江则告诫自然法理论研究者,出于对自然法理论研究尚未迈过初级阶段的原因,不仅不应介入法教义学与社科法学之争,还应主动避免被迫的卷入。刘振宇对自然法之是否介入当下的学派之争则持另一种观点,现有流派都不足以将带有政治因子甚至于以政治话语为主的泛法律信息转化为法律话语,而自然法理论则可,从而推动形成中国法理学第三种智识。黄涛从古典法学的视角相对超然的审视流派之争,即认为需要适度地超越一种经验性的考察法律现象的方法,探寻人类应过什么样的法律生活,建构何种法律世界,以找到真正支撑规范生活的内在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4.
再谈大学学报的使命--纪念《武汉大学学报》创刊80周年……………刘道玉 李龙法理学思想研究……………………王新生 车英 权力——权利“共生性”缕析…………………………上官莉娜  相似文献   
5.
法理学》课程是高职院校法律事务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将高职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法律人才具有重要的影响。文章通过对《法理学》课程的特点、学生和社会的现实需求等一系列因素的分析和对《法理学》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进行探讨,试图探索适合高职高专法律事务专业《法理学》教学的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法学研究性学习是法学研究生教育的理念和重点。法学研究生应加强超越国家法条的社会法理学习,树立超越功利思维公平正义的诉求理念。研讨式教学与法学研究性学习存在内在契合。研讨式教学塑造研究生求真务实的学术品格,彰显法学思想的开放性和求是性,训练研究生的法律思维的敏锐性和逻辑严密性,促进研究生的法律语言文字表达准确性和严谨性。  相似文献   
7.
网络法律的法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法律应运而生.从法理学的角度对网络法律进行审视,研究其基本精神和理念,夯实网络法律的理论基础,探求网络法律理论研究的趋势,对更好的构建网络法律体系至关重要.文章指出网络法律的基本理念为秩序维护、权利保护和自由共享并进一步提出"网络法理学"的概念.尽管这种提法在学界还很生涩,却是网络法律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行政合理性原则在国内一直地位模糊,主要原因来自理论层面。行政自由裁量行为与羁束行为的传统划分以及形式法制主义观念,使该原则之"理"与"法"的内在联系未受重视,甚至不经意地被割裂。从法理学角度辨析,两者乃具有内在同一性,并且这种同一性恰是合理性原则的要义所在,也是其作为行政法基本原则的真正基点。  相似文献   
9.
刘晓岚 《云梦学刊》2008,29(3):81-83
法官裁量权问题是司法制度的核心,也是法理学的一项基本研究课题.法官裁量权是一种现实的存在,也是客观的需要,因此我们应当正视法官裁量权的重要价值.法官在行使裁量权时应遵循法律精神的原则、实现个案公正与普遍公正的平衡原则、兼顾维护法律的确定性与法律的流变性原则、独立自由裁量与内在(自我)约束原则和在法律规则的范围内裁量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论经济法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法的理论基础具有独特性与综合性.基于主体的基本权利在经济法中所处的关键地位和突出作用,可以权利分析为视角进行研究.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经济法的哲学基础,居于最高指导层次.在学科互动中,社会科学范畴的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法理学、伦理学以及相关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则分别而又共同地为经济法提供操作层次的理论基础.虽然,上述学科对经济法发生理论影响的路径和程度不一,但都不可或缺;我们可以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整合,构建"经济法理论基础系统".破解经济法研究领域的这一难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