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46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7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149篇
社会学   58篇
统计学   20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围绕中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路径与模式选择问题,提出了一个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整体治理模式,即多阶段混合主导型碳中和实现模式。这一模式是以国家为核心,在一定时期和内外环境约束下,通过减排和增汇路径,对中国境内由人类活动造成的CO2排放与人为CO2吸收量之间关系进行调整和平衡的过程;其内部由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层结构组成,每层结构各不相同。多阶段混合主导型碳中和实现模式的提出,拓展和完善了气候变化整体治理理论,为气候变化治理提供了机制借鉴。  相似文献   
2.
1997年,180多个国家聚集在日本京都,就全球变暖问题达成了临时性协议,即《京都议定书》。经过近8年的努力,《京都议定书》仍没有作为一个有约束性的工具被执行过,这让那些关心地球气候稳定的人们感到沮丧。但也有一种对过去和未来更为积极的观点:第一,和当年签订“关贸总协定”以及建立世贸组织相比照,京都议定书显然仅仅是一个长期努力过程的起点而已;第二,人们对于当前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和不确定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第三,许多国家和公司都取得了减少排放导致温室效应气  相似文献   
3.
基于技术水平和规模化水平时空差异,收集不同养殖模式生长周期、出栏量等关键数据,对全国和各省生猪养殖碳排放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1998-2015年,全国生猪养殖碳排放量呈震荡上升趋势,从1.08亿吨CO2当量增加到1.33亿吨 CO2当量;规模化养殖逐渐取代散养成为碳排放主体,2015年其排放量占比达到73.57%;四川、湖南、河南、山东等生猪主产省份碳排放量居全国前列;LMDI模型的分解结果表明,生猪产量扩张是碳排放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推动碳排放量增长43.93%,技术进步和养殖规模化则将碳排放增长削减了近一半。因此,提高养殖技术、推动规模化养殖、应用沼气池处理粪污将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自气候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以来,如何应对温室气体排放,如何妥善解决各国减排责任,就成了世界各国急需解决的问题。然而,由于世界各个国家的自然禀赋不同,加上每个国家实施碳减排对该国的经济发展预期都不尽相同,为此,国际社会围绕如何减排问题出现了种种不公平的利益争吵,"里约精神"规定的  相似文献   
5.
侯小菲  储诚山 《城市》2017,(9):60-63
工业、建筑和交通为全社会三大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部门.而城市交通能耗和排放在全社会中又占重要地位,而且增长越显突出.笔者从城市交通增长状况分析入手,说明了加强城市交通能耗和谈排放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通过城市交通能源与温室气体管理滞后的原因分析,提出了针对城市交通能耗和温室气体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西方学者多认为排放交易机制作为市场激励型减排机制,相比传统的命令型减排机制在应对温室气体减排时更有效率。但在评价市场激励型排放机制与命令型排放机制的优劣时,西方学者过于强调前者在履约成本方面的优势,忽略其政策形成、执行和监控成本以及对排放实体环境道德意识的影响。基于对欧美排放交易市场的分析发现,在减排初期各市场均因过度分配排放额而导致排放额价格低下,降低了减排动力。基于此,欧美政府在实施排放交易机制的同时,亦借助命令型减排机制对其缺陷进行矫正。中国当前应探索一种将市场排放交易机制与命令型减排机制结合起来的环境政策搭配,以发挥温室气体减排的最大实效。  相似文献   
7.
由于全球气候变迁,地球环境恶化,巨大灾难发生的机率正迅速增加。不仅如此,气候变迁所造成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升、存货成本增加等风险,也为企业营业收入带来额外风险。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全球气候变迁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为因应气候变迁,温室气体排放的碳权交易绿色金融市场应运而生。然而,碳权价格极易受到气温变化和经济景气波动的影响。另类避险的绿色金融或保险商品,与气候相关的衍生性绿色金融或保险商品,如温度指数期货、霜冻指数期货、巨灾指数期货等也应运而生。为有效管理气候变迁下的企业营运风险,该文将探讨气候与巨灾衍生的绿色金融商品的创新与发展,来因应气候变迁持续恶化下,避开其对全球经济环境带来的负面灾害。  相似文献   
8.
1年前,作为新当选的陆克文政府的首次正式行动,澳大利亚批准了<京都议定书>.现在,澳人利亚正采取另一项重要行动,以实现"低碳未来".  相似文献   
9.
国际新闻     
联合国气候蜜迂会议减碳无结论在德国波昂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小组会议,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与欧元区面临崩盘等事实,与会代表迟迟无法就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出更具体标准,  相似文献   
10.
《浙江统计》2009,(12):1-1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决定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